服用抗生素切忌喝酒 避免酒桌上的“中毒”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日常药物常常被大家使用,但医生再三强调,在服用这种药物期间,我们必须谨慎饮食,尤其是避免饮酒。因为一旦不慎,可能会引发中毒反应。最近,镇江发生的一起事件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镇江的一名男子在酒桌上突然出现了心悸、胸闷、呕吐等症状。这些异常反应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在服用抗生素期间饮酒,引发了双硫仑样反应。这种反应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熟悉,但它的危险性却不容忽视。
假期过后,一些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反应。像镇江的徐先生一样,他在“五一”小长假前患了急性咽炎,医生开了阿奇霉素让他服用。在感觉病情好转后,他自行停药并和朋友聚会饮酒。谁知道,才喝了第一场酒,他就出现了呕吐、头晕等症状,让他尴尬不已。
徐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很多人在服用抗生素期间停止服药后,就认为可以随意饮酒,却不知道双硫仑样反应的危险性。这种反应会让饮酒者出现心悸、胸闷、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据了解,一些医生甚至也曾遭遇过这种反应。镇江市中医院内科主任顾晓明就告诉记者,他亲自接诊过一位患者在服用降血糖药后喝酒出现异常症状,情况危急被紧急送往南京抢救。还有一些平时酒量很大的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后饮酒,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反应。
我们必须对双硫仑样反应保持警惕。在感冒、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期间,最好不要饮酒。因为这不仅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还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谨慎对待药物和酒精的使用,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在此,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感冒、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为了自身健康,最好避免饮酒。在服用任何药物期间,都应遵医嘱,谨慎饮食,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健康风险。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的资深药剂师袁媛,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发现。双硫仑,这个在橡胶工业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催化剂,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当时,哥本哈根的研究团队发现,接触过这种物质的人如果在之后饮酒,会出现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慌、气短、面部潮红、头痛、头晕、腹痛、恶心等。这种症状被人们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罪魁祸首”通常是某些抗生素,尤其是头孢类和咪唑类的衍生物,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不含头孢咪唑的抗生素,如甲硝锉和酮康唑等,也能引发类似的反应。
这些药物之所以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是因为它们能够干扰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当人体摄入酒精时,这些抗生素会阻碍酒精的代谢,导致酒精在体内积累,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症状。酒精还会加速人体内的酶促反应,可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据袁媛药剂师介绍,有些人对酒精的敏感性极高,甚至只是用酒精涂抹皮肤都可能引发类似的反应。
在此,我们不仅要提醒大家,服用抗生素后要避免饮酒,以免发生中毒现象。其实,服用其他药物也可能与酒精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在服药期间,我们的饮食应格外小心谨慎。毕竟,药物与酒精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了解。
作为患者,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避免在服药期间饮酒。我们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药物安全意识,了解各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和禁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