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为什么会害死自己的儿子?还把武则天都惊动

生活常识 2025-04-20 14:48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爷爷的故事:杜审言的狂傲与代价

你是否了解那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爷爷?如果你还不清楚,那么让我为你揭晓这段历史。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而命运又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正如杜甫这样的诗圣,虽才高八斗,但命运的波折让他的生活困顿,为人低调。他的爷爷杜审言却是个例外,他的性格狂傲至极。

杜审言,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才华使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杜审言的狂傲不仅仅是表现在他的文学才华上。当他还是一个小小的隰城县尉时,就敢于对朝廷大员苏味道出言不逊,甚至断言苏味道必死无疑。

在一次官员预选试判中,杜审言对自己的表现极为满意,甚至扬言苏味道看到他的判词会羞愧而死。他的极端自负不仅引起了人们的厌恶,而且也使他在社交场合中失去了分寸。他还曾狂妄地说:“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北面。”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的文章只有屈、宋才能与之匹敌,甚至王羲之的书法也要向他俯首。

杜审言的狂傲言行最终引来了祸端。因得罪权贵,他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他并未吸取教训,依然口无遮拦,最终得罪了更多人,甚至招来了血光之灾。他的狂傲不仅害了自己,还连累了他的儿子杜并。为了替父报仇,年仅十三岁的杜并闯入司马府,虽英勇无比,但最终因年纪尚小,被乱刀砍死。

杜审言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传奇。他的狂傲才华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有多么的才华,都需要保持谦逊和低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命运和性格是相互影响的。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命运,而我们的命运也会塑造我们的性格。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要保持谦逊和谨慎。

在命运的无情玩笑之下,杜审言失去了他的儿子,但他的生命并未因此走向终点。这是一场悲剧中的万幸,因为他的儿子替自己报仇时,并未伤及杜甫的父亲,否则,杜家可能会遭遇更大的灾难,而中国历史或许也会因此少了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据《新唐书》记载,杜审言在儿子离世后,被武则天释放并免官,回到东都洛阳。他心中的痛苦无法言表,但却无法言说儿子的离世之痛。三年后的702年,他在洛阳建春门东五里安葬了儿子的遗骸。这场悲剧使他深刻反思自己的狂妄自大。

杜审言面对武则天的召见时,心中五味杂陈。武则天问他是否感到欢喜,其实是在提醒他要吸取教训。杜审言虽然感到大老板在朝他伤口上撒盐,但他明白武则天的真正意图是让他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于是,他强忍失子的悲痛,以卓越的才华写出一首令武则天龙颜大悦的《欢喜诗》,感叹他的文学才华。随后,他被任命为著作佐郎,又升迁为膳部员外郎,负责陵庙祭祀的牲、豆、酒、膳等事务。

这次打击似乎对杜审言的精神产生了影响。他后来与兄弟交往密切,甚至被流放到越南河西省的峰州。但他在那里并没有待太久,很快就被召回朝廷,任主簿、修文馆直学士,直到他病死。

在临死之前,杜审言依然没有改掉自负的毛病。他对前来探病的好友说,造化弄人,害死了他的小儿,让他痛苦不堪。他还表示,之前他在世时,其他人无法出头,如今他即将离世,遗憾的是没有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能接替他在文坛的地位。这番话让人不禁感叹他的自负已经到了临死都不肯放下的地步。

他的两个好友听到这话,可能都会感到无语和无奈。他们可能觉得,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杜审言仍然认为自己天下无敌,这种自负让他们无法承受。甚至可能会想拉过被子将他捂死。但无论如何,杜审言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自负会害人害己,只有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并吸取教训,才能走出困境。

上一篇:世界网球名将纷纷退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