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易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原因找到了
阿尔兹海默症,就像人们脑海中的橡皮擦,让记忆逐渐模糊,使人无法清晰地记住刚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甚至连身边的人也认不出来。这是一种全球范围内难以治愈的疾病,至少影响了五千万人的生活质量。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生命健康学院的叶克强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最近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发现了女性更容易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关键因素卵泡刺激素(FSH)。
这一发现源自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系统研究。叶克强团队发现了一条名为C/EBPβ/AEP的神经信号通路,这条通路的激活是推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研究了女性在绝经前后体内荷尔蒙物质的变化,发现卵泡刺激素是女性更易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关键致病因素。
研究指出,女性绝经后,卵泡刺激素含量会急剧升高,而同年龄段的老年男性仅升高较少。这种急剧升高的卵泡刺激素与大脑中神经元表面的受体结合后,会激活C/EBPβ/AEP通路,从而引发阿尔兹海默症。卵泡刺激素在女性身体中起着促进卵泡发育成熟的作用,参与月经的形成,其产生受到卵巢雌性激素的调控。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研究团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无论是给阿尔兹海默症的小鼠模型注射卵泡刺激素还是抑制C/EBPβ/AEP通路,都会影响到小鼠的病理改变。通过敲除神经元中的受体基因、注射卵泡刺激素的特异性抗体等手段,研究团队充分证实了卵泡刺激素通过C/EBPβ/AEP通路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病理改变。
这一重要突破为我们揭示了女性阿尔兹海默症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具体原因。目前临床上干预阿尔兹海默症的传统方法仍然无法阻止疾病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叶克强团队提出了均衡饮食、保持乐观心态等建议以降低患病风险。他们正在针对特定风险基因与卵泡刺激素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发针对卵泡刺激素的特异性抗体的临床前研究,以期带来阿尔兹海默症的新治疗策略。叶克强团队还围绕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和衰老等领域展开验证。他们希望通过揭示不同的风险因子如何通过激活C/EBPβ/AEP信号通路来介导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为未来的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我们期望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叶克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