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专家称微波炉加热食品不会致癌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声称使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产生有毒甚至致癌的化合物,同时食物中的营养也会严重流失。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企业进行了解。
对于微波食品是否会致癌的疑问,专家回应称,微波加热是物理加热过程,不会发生分子结构改变,因此正常使用对人体无害。微波加热依靠的是物体吸收微波将其转换成热能,食品中的水分在吸收了微波能量后,会发生高速旋转振动,从而产生热量。专家表示,微波炉发出的微波频率是2.45GHz,这意味着食物中的分子每秒振动24.5亿次,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热量,但其能量并不足以改变食物分子的化学键,因此不会产生产生致癌物的化学变化。
至今,还没有过因微波炉食品导致癌变的流行病学报告。如果食物加热温度过高,无论是微波加热还是传统方式,都可能产生致癌物。比如煎炸烹调鱼肉时,蛋白质可能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烤羊肉串、肉类烹调不当发生焦糊时,脂肪会大量产生苯并芘类致癌物。
对于微波炉加热是否会导致营养流失的疑问,专家表示,微波加热不会比其他烹调方式导致更多的营养流失。只要加热时间、温度合适,微波加热并不会比其他方式损失更多的营养成分。国外的一项试验发现,用微波烹调蔬菜时,维生素C、类黄酮和叶绿素的损失较小。
至于微波炉辐射是否损害健康的问题,专家回应称我国的微波炉生产标准与国际标准、欧盟标准一致。微波辐射对人体有损害与否与其频率成正比、波长成反比。微波炉运转过程中外表面任何一点的微波泄漏均不应超过规定的标准。在我国生产出的微波炉也都遵循这一标准。
微波炉是一种安全、方便的加热工具。只要正确使用,它并不会产生有毒物质或导致营养大量流失。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比如避免使用微波炉加热脂肪高而水分低的食品,因为这类食品可能不适合用微波炉加热。我们也应该关注食品的烹调方式,因为不同的烹调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流失。通过先进的“微波泄漏检测仪”,我们得以一窥现代手机的辐射状况。在通话状态下,一部时尚的手机的最大辐射数值为每平方厘米0.33毫瓦,而在主动拨打电话时,这一数值上升至每平方厘米高达2.61毫瓦。相比之下,市面上主流微波炉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微波泄漏量极低。紧贴微波炉的探头部位其微波泄漏值为每平方厘米0.06,当距离逐渐扩大至十厘米时,泄漏值降至每平方厘米仅0.03,距离再扩大至三十厘米以上时,几乎无法检测到微波泄漏。出口到全球一百四十五个国家的微波炉巨头美的微波电器事业部,其产品大多满足甚至超越了国际上关于微波炉辐射的严格标准。尤其是出口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标准严格的欧美国家,其产品更是受到严格检验和认可。关于微波炉烹饪食物有害健康的传言却久存不绝。实际上,一场关于微波炉安全的误解源自一起美国医疗官司。传言认为微波炉加热会使食物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无法识别的有毒甚至致癌物质。事实上是美国法院经过调查后确认,微波炉加热血液导致的溶血现象并非因为微波炉产生的毒性,而是因为加热过程中控制不当导致的局部过热现象。现在医学界禁止用普通微波炉融化冷冻血浆的原因也在于此。在使用微波炉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容器如陶瓷、玻璃和专用塑料餐具等。某些食物如脂肪含量高且水分含量低的食物不适宜微波加热,而含有活菌的食品则不宜使用微波炉加热以保持其保健价值。在使用微波炉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并避免直视其工作时产生的辐射。让我们更加明智地使用微波炉,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确保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