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证后手术?浙江医院首推引发争议!

生活常识 2025-04-18 22:04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浙江湖州市中心医院推出的医疗公证制度

近日,浙江湖州市中心医院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医疗公证制度,该制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这一创新举措旨在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特别是在医疗纠纷频发的情况下。

医疗公证制度的推出源于一个特殊病例。2007年,一位名叫徐先生的病人需要进行手术,但其血小板数量极低,手术风险极大。为了规避可能的医疗纠纷,湖州市中心医院决定进行医疗公证。医生在术前详细告知了家属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后果,并在公证人员的主持下签署了公证书。手术顺利进行,没有出现任何纠纷。

此后,湖州市中心医院开始医疗公证制度,并将其逐渐完善。在医疗公证制度下,医生在向病人或家属解释手术或治疗方案时,会邀请公证人员参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制度不仅使医生能够更清楚地告知病人可能的风险和后果,也使病人和家属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治疗方案,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最近,张树和沈莉两位病人接受了这一制度的实践。张树因颈椎骨折脱位和颅骨损伤需要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极大。医生详细解释了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及可能的不良后果,并在公证人员的主持下签署了声明。沈莉也签署了类似的声明,表示术后如有纠纷将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医疗公证制度的推出是医院应对医患关系紧张的之举。近年来,医患纠纷逐渐增多,一些家属在纠纷中并不承认知晓告知书上内容,进而向医院索赔,甚至动手泄愤。医疗公证制度有助于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浙江湖州市中心医院的医疗公证制度是一项富有前瞻性的举措,旨在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确保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增强病人和家属对医院的信任,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关于医疗告知过程的公正性,这是一个长期困扰医疗行业的难题。如何确保医患之间的信息对称,防止因沟通不畅引发的争议,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而一种新型公证制度的出现,正在逐渐解决这个问题。

顾掌生先生提到,医疗告知过程中的顺利交流是未曾预想到的。过去,这样的告知过程往往因缺乏第三方证明而难以证明其真实性。为了防范潜在的风险,医院曾考虑采用录音储存等方式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措施并未得以全面实施。

幸运的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公证制度逐渐受到肯定。这一制度旨在通过公证的方式,有效减少医患双方在告知过程和言语理解上的分歧,从而大大降低医疗争议的发生。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制度的实施效果超出了预期。

以某市中心医院为例,该医院近年来与重点患者进行公证的数量逐年上升。从2007年的2例,到2011年的72例,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这一数字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面对频繁发生的医疗纠纷,甚至恶性事件,我们不禁要问:医疗公证制度是否可以作为法律手段来对道德进行救赎?答案是肯定的。不妨大胆尝试这一制度,让它为我们的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公正与和谐。

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为医院和患者之间搭建了一个公正的沟通平台,更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了新的思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公证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我们将能够看到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

面对挑战,我们应积极拥抱变革,共同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医疗未来而努力。医疗公证制度是一个值得推广和尝试的举措,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努力。

上一篇:胖纸们的福音!全天候喝水减肥时间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