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或于30天后坠地
随着中国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的火星探测器“福布斯-土壤”于哈萨克斯坦成功升空,一场关乎太空的冒险旅程展开。这场旅程并非一帆风顺。发射后,探测器未能接收到预期的点火指令,错过了进入地火轨道的绝佳时机,目前仍在过渡椭圆轨道上徘徊。那么,“萤火一号”的命运究竟会如何?让我们跟随专家的分析来一竟。
国内外航天领域的专家表示,目前断言发射失败还为时尚早。据目前的电源供应情况来看,探测器最多还能维持两周的时间。在这两周内,如果能够成功挽救其控制系统,那么点火飞向火星并非不可能。而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探测器的控制系统发生了故障,导致点火指令未能成功传达。
这一事件让俄罗斯媒体倍感失望,甚至有人将其形容为俄罗斯太空领域声誉的一记重击。火星探测器的变轨失败,再次让人们看到了俄罗斯太空领域的困境:长期资金不足、缺乏年轻的专业后继人才。俄罗斯航天局并未放弃,他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展开紧急抢救计划。专家们正在试图校正轨道参数,以便让主推进系统进入命令状态,从而实现重新定位。他们只有三天时间调整探测器的飞行状态,因为这是飞往火星的最佳时机。
英国《独立报》援引美国太空总署顾问欧伯格的话称,尽管面临网络信号的挑战,但俄罗斯太空专家团队仍在努力诊断程序缺陷并发送紧急控制指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推进理论与工程博士、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谢侃也认为,基于现有的失败根源,这对俄罗斯来说并非不可能的挑战。现在断言探测器发射失败还为时尚早。
如果抢救行动再次失败,“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可能会坠入地球,造成潜在的危害。英国《卫报》报道称,如果能够成功解决问题并顺利完成抢救任务,探测器将于今年9月份正常进入火星轨道。但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如果俄罗斯无法完成变轨,这个重达14.6吨的探测器可能会成为史上最危险、最重的太空废弃物。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并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萤火一号”的命运仍然悬而未决。我们期待俄罗斯航天局能够克服困难,成功挽救这次任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太空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准备。无论结果如何,“萤火一号”的冒险旅程都将成为人类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俄罗斯新闻通讯社援引太空专家观点称,关于探测器若出现故障将在轨道中环绕多久的问题,在专家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据预测,探测器在坠毁前可能在轨道中滞留大约30天。
中方对此反应强烈,知名航天专家庞之浩表示无奈。他提到:“我们的‘萤火一号’探测器同样面临风险,然而在救援部署上,我们难以发挥关键作用,只能眼睁睁地等待。”庞之浩强调,有效的救援需要依靠地面站的数据修正和任务调整。这包括重新下达点火指令等一系列操作。
在这次任务中,中国的地面站仅负责接收“萤火一号”抵达火星后传回的数据。数据上行接收工作由俄罗斯地面站和欧洲空间局地面站负责。这意味着在紧急情况下,中方无法通过地面站进行实时的数据修正和任务调整。
庞之浩指出,命令控制系统的问题必须得到彻底解决。如果“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在进入火星轨道后不能正确减速,将无法完成既定任务,甚至可能冲出轨道,直接撞向火星。他强调,这是对所有参与方的一个巨大挑战,需要国际间的紧密合作和协同努力来确保太空的安全与成功。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国际合作在太空中的重要性。各方需共同应对挑战,确保太空任务的顺利进行,并为未来的太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