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暴瘦人群激增? 专家:盲目减肥是主因
随着现代社会审美观念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追求骨感美。不少女性为了瘦身,尝试了各种减肥方法,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在娱乐圈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关于某些人突然暴瘦的消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暴瘦现象呢?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叶艳彬,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真相。
叶艳彬主任指出,盲目追求骨感美,尝试极端减肥方法是导致女性暴瘦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女性为了迅速瘦身,采取了极端的饮食控制,如完全不吃主食,只靠蔬菜和水果充饥。这种方法虽然短期内效果显著,但却导致了营养摄入不足,体重迅速下降,甚至出现了暴瘦的情况。
除了盲目减肥,精神因素和躯体疾病也是导致暴瘦的重要原因。遭遇重大刺激或变故,如亲人的离世、感情问题、学习或工作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导致人们出现暴瘦的情况。叶艳彬主任强调,长期的压力或困扰会在身体上产生反应,如食欲不振、失眠等,从而导致暴瘦的发生。
部分躯体疾病,如癌症、甲亢等,也可能导致人体出现暴瘦。恶性肿瘤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供给肿瘤细胞生长。肿瘤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摄入的营养明显不足,从而使患者严重消瘦。
针对暴瘦现象,叶艳彬主任强调了正确的减肥方法的重要性。她表示,健康的减肥应该结合适当的运动和饮食控制。单靠饮食控制可能在短期内见效,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体重反弹。加强锻炼是不可或缺的。
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车、跳绳等,可以有效地消耗能量。例如,每天快走30分钟或慢跑30分钟,就可以消耗大量的热量。叶艳彬主任提醒,加强运动的仍需注意饮食的控制。正确的减肥方法需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
盲目追求骨感美导致的极端减肥行为是暴瘦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的减肥方法应结合适当的运动和饮食控制,避免过度极端的减肥方式。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营养摄入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对脂肪和糖分的摄入进行合理控制。一般而言,脂肪在摄入总量中应占据30%或以下的比例。但对于那些正在减肥的朋友来说,这个比例最好降至20%以下。我们可以选择用富含蛋白质且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肉、鸡胸肉、豆制品等食物,来替代含脂肪的肉类。而糖分的摄入则占据我们饮食的50%-70%。蛋白质的摄入则维持在大约3 0 %的比例。
这些比例并非铁板钉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叶艳彬强调,这些只是参考数值。重点是要控制总能量,而不是盲目追求低热能摄入。实际上,如果我们每天摄入的1300千卡能量,与我们的日常消耗持平或者略有盈余,那么储存在体内的脂肪就会被逐渐消耗掉,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单纯的饮食控制并不足够,还需要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这才是减肥的正确路径。
叶艳彬主任在临床营养的医、教、研方面拥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她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营养治疗方法,特别是在糖尿病(包括妊娠糖尿病)、冠心病、肥胖、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她深知如何通过饮食防治这些疾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每周三,叶艳彬主任会如期出诊。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营养摄入、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前往咨询。如果您想与我们进行内容合作,欢迎联系,联系方式是。但请注意,我们的内容,违者必究。
作为一个权威的医疗健康网站,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最全面、最实用的健康资讯和服务。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丰富的健康知识,也可以与专业的医生进行在线交流。让我们一起关注健康,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