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创业失败87岁老太练摊偿还百万债务
致敬诚信87岁陈金英老太练摊偿还百万债务的故事
在丽水市区的一栋老居民楼里,住着一位今年已经87岁的老人陈金英。本应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她却忙得不亦乐乎。她把家里的一间房改作临时仓库,里面堆满了专为中老年款设计的羽绒服。
这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陈金英,这位曾经的企业家,退休后创办了自己的羽绒服工厂,一度兴旺,员工上百,销售额突破千万。她多次向社会捐赠善款和羽绒服,累计财物超过百万。生活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由于货物滞销,工厂停工停产,即使卖掉厂房和房产,她还是欠下了百万外债。
尽管有人劝她申请破产以规避债务,但陈金英坚定地表示:“该还的债我会尽力还完,否则我心里不安。”于是,这位87岁的老太太开始了她的练摊还债之路。
消息传开后,更多的热心人加入了这个行动。陈金英的家里挤满了前来购买羽绒服的顾客,她的房子成了志愿者的聚集地。她说:“与其说是顾客,不如说大家是被老太太的精神所感动,向老太太的诚信精神致敬。”入冬以来,陈金英每天的销售额高达两万元。她告诉记者:“按照这个进度下去,年前我就能把存货清仓,刚好还清欠债。”
陈金英的工厂停工后,厂房和存货都卖了,目前临时存放在丽水开发区的出租仓库里。仓库里的设备堆满了灰尘,但她仔细擦拭着每一台缝纫机,仿佛在触摸过去的辉煌和梦想。这些缝纫机曾经见证了她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
她说:“即使款式老了点,我们老年人还是可以穿,特别实惠。自己穿不了也可以送给乡下的亲戚。”她的诚信和坚韧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她的故事在丽水市的各个志愿者群里传播着,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购买她的羽绒服,帮助她还清债务。
这是一个充满波折却又充满敬意的创业故事
陈金英,一个因身体原因提前病退的女性,在生活的转折点上找到了自己的创业之路。53岁那年,她发现丽水市场中老年羽绒制品的匮乏,于是,她在城郊租下了一栋300平方米的民房,亲自动手,买机器、招工人,开始了她的创业之旅。
陈金英的羽绒制品因其优质和实惠迅速在市场上获得了热烈反响。2004年,她的产值飙升到千万以上,利润丰厚,产品更是远销金华、杭州等地。好景不长,由于没有及时更新产品款式,她的羽绒服逐渐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审美需求,销售开始下滑。
面对困境,陈金英没有放弃,她甚至卖掉了厂房和市区的房子来还债。到了2012年底,她甚至无法支付手下的12名员工的工资。在临近过年时,陈金英甚至摆摊卖存货,为员工筹集了12万元薪水,让她们能够带着钱回家过年。每当提及此事,这位坚韧的女性都会泪眼婆娑。
陈金英不仅是一位坚韧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善良的社会公民。她多次获得丽水市的“道德模范”等荣誉证书。从汶川地震到印尼海啸,从丽水贫困学生的学费到福利院的老人生活费,她总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这些荣誉证书被陈金英珍藏在箱底。她表示,自己没有留下任何财富给孩子,只希望通过这些证书让他们知道,“奶奶是个好人”。据统计,陈金英捐赠的善款已经超过了57万元,她还捐出了价值数十万的羽绒制品。她说,如果这次存货还款有盈余,她还会捐出去,因为“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坚持的故事,一个充满爱与善良的故事。陈金英的创业梦,虽然历经波折,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她的故事不仅令人敬佩,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在追求财富的我们更应珍视人性的善良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