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婉贞为什么会在选秀中落选?她与光绪帝是什么关
下面由奇闻奇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叶赫那拉婉贞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
在贵族少女的成长过程中,“选秀”是她们在十八岁生日之前的重要历程。按照祖制,每隔三年,就会有一批如花的少女走进紫禁城,接受来自皇上的选拔。这是一个走向宫廷的必经之路,有时面对的皇上已是风烛残年,入选则被称为命运的安排;有时则是正值壮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某一年的选秀中,叶赫那拉家的婉贞并未被选中。她的姐姐却是晚清的实际掌权人慈禧。在1852年,慈禧通过选秀进入皇宫,顺利被封为兰贵人。那时,她的妹妹婉贞年仅11岁,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慈禧在后宫的起初并非最受宠的妃子,与她一同入宫的秀女中,有人后来成为了太后。直到1856年,慈禧生下皇子,地位才逐渐稳固。此时的婉贞已经15岁了。不久之后,她参加了当年的选秀,虽然只是陪跑,但依旧未能入选。
分析其原因,不得不提她的姐姐已经入宫并坐上了妃位。为了合理分配氏族女子的婚配名额,叶赫那拉家不宜再有秀女入宫。尽管婉贞并未因丑陋或粗鲁而落选,她依旧出类拔萃。选秀的落选并不代表她在皇室中的道路就此终止。幸运的是,婉贞被醇亲王爱新觉罗奕看中,成为他的正妻。
醇亲王是皇帝的第七个儿子,与咸丰帝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对于当时只是实力中等的满人家庭叶赫那拉家来说,婉贞和慈禧的婚姻使他们的地位瞬间提升。
这对姐妹在儿女缘分方面并不顺利。婉贞虽育有四子一女,但大部分孩子因种种原因不幸夭折。
1875年,皇帝逝世,关于立嗣还是过继的问题,宫廷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立嗣意味着在皇室中寻找一个孩子作为同治的太子并继位,而过继则是将孩子归到慈禧名下,以慈禧儿子的身份登基。这两种选择预示着不同的未来。最终,醇亲王的二子爱新觉罗载被选定为新皇。
世人常问,光绪帝继位时年幼,对国家发展是否带来诸多弊端?为何在诸多选择之下,清朝选择年幼的光绪继位呢?
以慈禧的角度来看,起码有两个原因。光绪年幼,意味着朝廷大权需要由太后执掌。如此一来,慈禧可以继续名正言顺地主持大局。光绪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与慈禧有着亲姐妹的关系,这一层关系让慈禧更加倾向于选择光绪,未来更容易与其相处。随着光绪的入宫和登基,醇亲王夫妇的身份也倍增,府内不断迎来各种赏赐和络绎不绝的朝臣拜访。醇亲王本人更是获得了世袭罔替的亲王位这一殊荣。这一头衔在清朝一向只给有功之人,而醇亲王却因送了一个儿子便获得了如此殊荣。婉贞也从当年选秀落选的失意女子变成了让儿子坐上皇位的传奇女人。幸福并不只来源于地位和财富,亲情、友情、爱情同样不可或缺。婉贞在中年时期缺少了女伴的陪伴,逐渐陷入忧郁之中,最终一病不起。虽然光绪曾多次出宫探望这位生母,短暂的会面只能聊以慰藉无法治愈她的病痛。婉贞始终无法享受到承欢膝下的快乐,即使有着血缘的牵绊,光绪依旧是紫禁城中的囚人。随着光绪与慈禧的矛盾加剧,他们之间的母子亲情早已荡然无存。此时的光绪愈发怀念婉贞,并非因为她给了他多么深刻的母爱,而是借此提醒自己想起久违的亲情。光绪死后,醇亲王家的命运继续与皇室紧密相连。溥仪来自醇亲王家庭,溥仪的父亲是醇亲王的庶出儿子。从某个角度看,醇亲王家既幸运又倒霉。幸运的是出了两个皇帝,但倒霉的是他们为晚清畸形的发展添砖加瓦。在历史的长河中,醇亲王家与清朝皇室的命运紧密相连,共同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