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型病毒性肝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在肝脏疾病中,对于血液成分的分析是非常关键的。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其中涉及的各种检测及其背后的含义。
当我们关注到血象检查时,会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白细胞总数可能正常或略低。这一变化为我们提供了疾病进展的早期线索。
在尿液分析中,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在黄疸出现前的尿液胆红素和尿胆原就已经呈阳性反应,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接下来是肝功能试验,其中血清胆红素在黄疸期会逐日上升,通常在一到两周内达到高峰。而血清酶测定则揭示了病情的严重程度。例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在黄疸出现前就已上升,随着病情的进展,其数值在极端情况下会非常高。而慢性肝炎时,ALT和AST的增幅可能不如急性病例那么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当面临多种肝脏疾病,如肝癌、毒物损害等时,ALT和AST同样可能升高,因此需要仔细鉴别。
血清中的其他酶如乳酸脱氢酶、胆碱酯酶等也会在肝损伤时发生变化。而血清碱性磷酸酶在肝内外胆管梗阻和肝占位性病变时会显著增加。
蛋白代谢功能试验方面,低清蛋白血症是肝病的重要指标。甲胎蛋白的升高标志着肝细胞的再生,但在肝细胞坏死严重的情况下,其增加可能预示更好的预后。而血氨的测量在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情况下非常重要。
凝血酶原的时间及活动度可以反映肝细胞的坏死和肝功能衰竭的程度。当PTA降至20%以下时,往往预示着不良的预后。
在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方面,当细胞外基质形成与基质降解失衡时,会导致纤维化。检测血清中的基质成分、降解产物和参与代谢的酶可以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对于HBV的检测也同样重要,其病毒标志物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疾病的进程和严重程度。
总体来说,这些血液检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肝脏疾病的状况,为治疗提供指导。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它并不能反映病毒的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以及预后情况。
在HBV感染恢复阶段或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会出现。它是中和抗体,表明身体对HBV具有了保护性的免疫力。抗-HBs的效率与保护能力成正比,但当其滴度低于10,000U/L时,就无法防止HBV再次感染。有些患者在感染后早期,抵抗-HBs会与HBsAg免疫复合物形成,导致皮疹、关节炎、肾炎等。慢性HBV携带者由于免疫耐受和B细胞抗体缺陷,可能难以产生抗体-HBs。而患急性重型肝炎时,机体免疫反应亢进,则可产生高滴度的抗-HBs。
合成肽分析证实HBV前S1是吸附在靶细胞前的配体,辅助S2进行吸附。前S1和前S2的主要临床意义在于它们是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能反映药物治疗的效果。在乙型肝炎急性期和恢复早期,S1和前S2抗体表示病毒正在被清除或已被清除,预后良好。而在HBsAg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难以检测到S抗体。如果前S抗体延迟出现,可能意味着预后较差。
HBeAg与抗-HBe在血清中的阳性表现与急性、慢性肝炎及无症状携带者的病毒感染有关。HBeAg的阳性表现与HBV DNA、DNA聚合酶活性及Dane颗粒与病毒血症密切相关,表明患者具有传染性。抗-HBe出现后表示传染性减弱或消失,但在一些慢性乙肝患者或携带者中,即使抗-HBe阳性,仍可能检测到HBV DNA,因此抗-HBe阳性不一定意味着无传染性。
HBcAg是HBV含有病毒核酸的核心成分,其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由于HBcAg在循环中被HBsAg包裹,以及少量游离的HBcAg可转化为HBeAg或与抗-HBc结合成免疫复合物,一般无法从患者血清中检测到HBcAg,只能在肝细胞中检测到其存在。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经处理的Dane颗粒可以释放出HBcAg。当HBsAg的滴度高、HBeAg与DNA聚合酶阳性时,HBcAg多为阳性。
抗-HBc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总抗体,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是IgM型核心抗体(抗-HBc IgM)。高效的抗-HBc IgM是HBV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标志,在慢性肝炎活动期也常呈阳性反应。核心抗体不是中和抗体,但HBc IgG可持续多年,是过去的HBV感染指标之一。检测抗-HBc有助于诊断乙肝病毒感染和提高感染者的检出率,有助于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至于HBV DNA和DNA聚合酶的阳性表现,直接检测核酸杂交技术的HBV DNA,即使有些病人HBsAg、HBeAg阴性而HBV DNA呈阳性,仍表示HBV在复制,具有传染性。DNA聚合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起到反转录酶的作用,其活性越高,病毒复制能力就越强。这个指标也能敏感地反映抗病物的疗效。
HBv的现有感染可根据以下任何指标的阳性来确定:血清HBsAg阳性、血清HBV DNA或DNA多聚酶阳性、血清IgM抗-HBc阳性以及肝内HBcAG和(或)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通过常规腹部B超了解肝脏情况也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