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在探讨肾脏疾病引发的贫血问题时,我们深入了解了外周血的各种元素以及它们的变化情况。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其中的奥秘。
红细胞的变化在肾性贫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贫血多为正细胞和正色素性贫血,但也可能因出血、溶血等原因表现出小细胞或大细胞性贫血。在血液涂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异形红细胞和红细胞碎片,如棘红细胞等,这些都是肾功能衰竭和贫血的特征之一。在尿毒症中,虽然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可能会受到高磷脂血症的影响,但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并未明显减少。酸中毒会改变氧解离曲线,降低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有利于组织中氧的释放。在透析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透析失衡综合征等。血红蛋白A1的比例也可能升高。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情况。在肾性贫血中,它们的计数和分类大多是正常的。尿毒症和血液透析治疗会对它们的功能和数量产生影响。例如,尿毒症可能导致粒细胞吞噬功能下降,而透析膜可能激活身体,导致肺白细胞瘀伤。细胞免疫力下降和血小板功能的异常也是常见的现象。
象在肾性贫血中的表现基本正常,但在尿毒症晚期,增生较低,幼红细胞成熟受阻。铁的代谢也会受到影响,血清铁可能正常或轻微减少,但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或并发症的变化而变化。
肌苷清除率与贫血程度有关。当肾功能降至正常值70%以下时,血红蛋白与肌酐清除率明显相关。而在其他指标中,胆红素一般正常,红细胞内原啉可能正常或中度增加,乳酸脱氢酶则保持正常。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病情,我们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心电图、B超、X线等检查。通过这些检查,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肾脏疾病引发的贫血问题,为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肾脏疾病引发的贫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并关注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