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春节别让病体雪上加霜
每年春节前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都备受关注。据卫生部门统计,这个时期,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胃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我们欢度佳节的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春节将至,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来说,外出聚餐是常态。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控制饮食都是治疗的关键。饮食控制并不是让人饿肚子或是过得像苦行僧一般,而是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让食物种类多样化。
外出就餐时,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不要在饥饿状态下前往餐馆。可以先吃一些低脂食物,如苹果、无糖酸奶等,以稳定血糖水平。
2. 提前了解餐馆是否提供特殊服务,如炒菜少放糖、油盐等。如果是参加家宴,应告知主人自己的糖尿病情况,以便主人能留意安排适合你的菜肴。
3. 在饮品选择上,推荐茶类、牛奶、豆浆等。酒品可选择干红、干白葡萄酒,但应限制酒量,并避免空腹饮酒,以防低血糖。
4. 对于餐后血糖低于一定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食用西瓜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推荐橙子、柚子、柠檬等,这些水果的含糖量较低。
除了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也是老年人需要重点防范的疾病。40岁以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年龄,人们在节日期间应提高警惕。约半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前1至2周会有前驱症状,如心绞痛变得不稳定或出现新的症状。脑卒中患者超过60%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和心脏疾病也是危险因素。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老年人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别是在恶劣天气下减少外出。冬季是感冒的高发期,感冒往往会诱发或加重冠心病。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避免引发炎症和心脏病。
在这个喜庆的时节,让我们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健康,让他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也提醒广大市民,在享受美食的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合理安排饮食,预防疾病的发生。随着春节的临近,我们不仅要享受节日的欢乐,更要关注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来说,春节期间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成为诱发疾病的隐患。
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的人来说,节日期间由于亲友聚会增多,生活节奏紊乱,可能会加重肺部负担,影响通气功能,进而引发或加重冠心病。感冒也是心梗急性发作的诱因之一。感染、气温骤降等因素都可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脆,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在忙碌的节日里,过度劳累和超量运动同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脑疾病。我们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春节期间的聚会活动往往伴随着情绪的波动,大喜大怒都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激动。
对于胃病患者来说,春节期间更要注重饮食调养。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已经患有胃病的朋友不能因为过节而放纵自己。胃溃疡患者要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物,避免煎炸、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及过甜、过酸、过冷、过热和辛辣食物。浅表性胃炎患者除坚持少食多餐外,还可增加无糖牛奶、苏打饼干等食物,适当抑制胃酸分泌。萎缩性胃炎患者则建议吃易消化的食物,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帮助消化。
春节期间我们要格外关注身体健康,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注重饮食调养,以免疾病的发作或加重。加强维生素的补充,多吃富含维C的蔬菜和水果,增强身体免疫力。让我们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