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扬州十日惨案是怎么回事?
爱新觉罗多铎,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和的同母弟,他骁勇善战,战功赫赫。这位英雄人物身上却有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扬州十日”。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多铎在清朝初年的历程中,堪称重要角色。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誉为清朝的人物。努尔哈赤对多铎宠爱有加,让他年纪轻轻就担任旗主,可见其在家族中的地位。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逝世,不久,多铎的母亲阿巴亥被逼殉葬。父母双亡的打击,让年仅十二岁的多铎一度精神崩溃。他并未放弃,幸运的是,他还有两个亲哥哥阿济格和多尔衮的庇护,帮助他走出了那段艰难时光。多铎骁勇善战,多次随皇太极征战,从最初的征战到松锦之战,直至最后的扬州之战,他均取得胜利。特别是松锦之战中,他攻占松山有功,俘虏了明朝在辽宁地区最为重要的两位将领,因此被皇太极封为豫郡王。皇太极去世后,清朝内部产生了皇位继承的纷争。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成为主要候选人。在这场争夺中,多尔衮经过反复考量,提出立九阿哥福临为帝,自己辅政。最终,多尔衮坐上了摄政王的位置,独揽大权,多铎作为心腹被极力重用。随着清军入关及后来的潼关之战等战役中,多铎同样功勋卓著。在扬州之战中,多铎为了落实清朝的剃发政策,下令屠城,造成了“扬州十日”的悲剧,使得多铎落得了千古骂名,被冠以刽子手和恶魔的称号。多铎后来又俘虏了南明政权的弘光帝,押解到都城北京,南明因此灭亡。当得知大军胜利的消息后,更是亲自前往城外迎接多铎,将多铎封为重要职位并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多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为清朝的建立和扩张立下汗马功劳。“扬州十日”的悲剧使得他的声誉受损。尽管如此,他的战功和贡献仍然不容忽视。作为历史人物的多铎既有英勇的一面也有瑕疵的一面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在公元1647年,多铎被清朝晋封为辅政亲王,地位显赫。在清朝的权力架构中,他仅次于顺治皇帝与权势滔天的多尔衮,成为实权在握的清朝第人物。多铎的一生似乎注定与权力、荣耀与悲剧交织在一起。
在公元1649年,一场天花疫情席卷而来,多铎未能抵挡住病魔的侵袭,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他去世的时候,其亲哥哥多尔衮还在征战沙场。得知弟弟多铎病逝的消息后,多尔衮立刻退兵回京,一路哀泣,悲痛不已。
或许是多铎的离世给多尔衮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仅仅一年后,多尔衮也离世了,终年三十九岁。多尔衮的去世引发了,之前被他得罪的人纷纷站出来揭发他的过错,列出十四条罪名。原本对多尔衮存有不满的顺治皇帝,趁机收回之前的封号,甚至对多尔衮的遗体进行鞭打。作为亲弟弟的多铎也受到了牵连,从原本的亲王降为郡王。
历史的翻云覆雨手并未就此停歇。经过一段时日,兄弟二人的封号得以恢复。多尔衮的称号由之前的诚敬义皇帝改为睿亲王,而多铎保持豫亲王的封号。由于他们对清朝的贡献,享受了世袭罔替的殊荣,后代承袭爵位时无需依次递降。
多铎的人生跌宕起伏,他的战功和政治生涯令人感叹。而他的家庭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多铎一生共有八子八女,妻妾多达十四位,历史上也留下了风流王爷的称号。他的荒唐事迹不仅与他的率性性格有关,更与他的早年经历密不可分。父母接连去世,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尽管多铎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波折,但他对清朝的贡献不容忽视。扬州十日这桩惨案无疑是他生命中无法抹去的污点。多铎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在哥哥多尔衮的保护和支持下,兄弟二人相互扶持、共同努力,达到了权力的巅峰。尽管他们的人生中有许多波折和遗憾,但他们的传奇故事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