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添加明胶调查-皮革奶系业内潜规则说法夸张
震惊!央视未曝光的惊人内幕:吃果冻、喝老酸奶等于吞噬破皮鞋?
近日,两条微博引爆网络,涉及到食品行业的“潜规则”,让众多消费者又惊又怒。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以及相关媒体人的微博内容引发广泛关注,让人们纷纷质疑,我们所钟爱的果冻和酸奶,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食品级明胶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需要警惕的是,由皮革下脚料制成的工业明胶被非法使用在食品中。但在乳业专家的证实下,自三聚氰胺事件后,“皮革奶”已经鲜有耳闻,近年来也未曾接到相关爆料。尽管不排除仍有小作坊、小工厂在违法操作,但将这种行为视为乳制品行业的“潜规则”可能属于过度夸张。
赵普的微博内容被转发十多万次,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但随后,这两条微博均被删除。记者尝试联系赵普,但未能得到回应。而相关央视财经频道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对此事不清楚,无法核实。
记者在超市发现,几乎所有市售酸奶都添加了明胶、果胶等增稠剂,部分冰激凌、饮料、奶酪也在使用。品牌企业如蒙牛、伊利、光明等则表态,他们所使用的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级明胶,供应商也具有国家认可的资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范志红副教授也在微博上科普,表示食品级明胶无毒无害,大企业从品牌发展的角度考虑,使用工业明胶的可能性不大。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也期待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毕竟,食品安全关乎到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强监管力度,让消费者吃的放心、吃的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呼吁相关部门、企业以及消费者共同努力,确保食品的安全。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透明和公开,让消费者能够了解到食品背后的真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放心享用每一份食品。范志红为果冻喊冤,澄清人们的误解。他指出,如果酸奶中使用的是食品级明胶,消费者其实无需过分担忧。明胶作为一种蛋白质,其实在我们的日常食品中早已存在。
范志红解释道,明胶是胶原蛋白经过煮制后的产物,与我们在食品中常接触的肉皮冻类似。这种物质在酸奶的制作过程中也被广泛使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年前。就像人们喜欢猪皮和凤爪,并相信它们能带来美容养颜的效果一样,明胶在酸奶中的使用也是安全且合理的。
范志红还对高档乳品中明胶的使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提到,网上购买的食用明胶每公斤仅25元,那么在酸奶中的用量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的情况下,1公斤(即10小杯)酸奶中明胶的成本实际上不超过5分钱。这意味着,对于高档酸奶而言,即便劣质明胶不要钱,添加它也没有牟利的价值。
同样,针对近期关于老酸奶的传言和所谓的“可怕内幕”,科学松鼠会成员松鼠云无心也表达了他的看法。在未能亲眼看到具体的“内幕”之前,他无法做出直接评论。他强调,即使某些非法生产行为存在,也不能一概而论市场上的所有产品都是如此。任何产品都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但不能因为个别案例而拒绝所有食品。
云无心提醒大家,在面对关于食品的传言和“内幕”时,应保持理性态度。不要因为恐慌和误解而放弃选择健康食品的机会。我们应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也需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不被不实信息所迷惑。在享受美食的我们也要保持对食品安全的警惕,确保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