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档年夜饭菜谱被专家批评不合理
成都晚报近期对市面上三种不同价位的年夜饭菜谱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看似豪华的菜谱在营养方面存在不小的问题。对此,营养专家吕晓华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建议:在餐厅菜单上附上营养标签,以帮助消费者更明智地选择菜品。
我们来看一下这三个菜谱的具体情况。
第一个菜谱价值1200元,共14个菜品,其中包括香油木耳、麻油鸡等。专家点评指出,虽然这个菜谱相对较为适宜,但也有不足之处。凉菜久放容易滋生细菌,而动物内脏如猪肝、肺片等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宜多食。
第二个菜谱价格为2699元,共12个菜品。专家指出,这一菜谱的煎炒食品较多,荤素搭配不足,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且油脂过多可能造成高脂肪、高热量摄入。
第三个菜谱更是高达4699元,共包含多个菜品。但专家指出,该菜谱中的食物量大,容易吃撑胃,且蛋白质、脂肪、能量等摄入超标。尽管其中有粗粮菜品,但与海鲜一起加工会导致维生素B流失,无法吸收应有的营养。
针对这些问题,吕晓华老师建议餐厅在菜单上附上营养标签。这些标签将包含每道菜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维生素等含量,以及食用禁忌。她表示,在外就餐并非价格越高就越好,而是需要明智选择。她已对130多种川菜的详细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制作了一套系统的“川菜营养标签”。
这一想法虽然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认同,但在实践中却遇到了不少困难。餐厅老板担心贴上营养标签后,油腻的荤菜可能会销量下降。更新菜谱、标注营养标签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支持在菜单上添加营养标签的做法。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合理地选择菜品,实现健康饮食。虽然这一想法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但无疑对于引导健康饮食、促进合理消费具有积极意义。希望餐厅和消费者能够共同努力,推动这一做法的普及和实施。业界热议:餐厅营养公示的尝试与展望
近日,关于吕老师的课题内容,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特别是在餐馆菜单上标注菜品营养价值的设想,更是引起了热烈的。老房子食府的大堂副理黄丹在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这一做法非常新颖且实用。她认为在菜单上增加营养价值的标注,能够让顾客更直观地了解所食之物,从而做出更健康的选择。餐厅对此表示愿意尝试这一新方法。
尽管有部分餐厅对此表示愿意尝试,但推广这一做法的道路并不平坦。成都市餐饮同业公会的执行秘书长袁小然对吕教授的研究表示感谢,认为这将有助于推动川菜向更健康、更有营养的方向发展,对提高就餐者的身体健康也有着积极作用。但他也指出,要想大面积普及餐单营养公示,难度相当大。
袁秘书长表示,目前的餐厅菜单设计追求简洁明了,让消费者能够快速了解菜品的主要食材、价格以及摆盘等信息。如果加入过多的营养价值标注,菜单将会变得异常繁复。这样一来,点餐的速度和效率都可能受到影响。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四川省美食家协会副会长麦建琳却对这一做法表示强烈支持。他认为,市民在追求美食和美味的也应该注重身体健康,了解所摄入食物的营养价值。麦建琳表示:“这件事非常好,很值得广泛推广!”
对于这一设想,各方的观点不一,但无疑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未来,“餐单营养公示”能否在成都的餐馆中顺利推开,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我们期待这一创新举措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健康的饮食选择,同时也为餐饮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