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娃线上学舞蹈(解码假期怎么过)
核心阅读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个假期是如何度过的呢?在云南,一对姐妹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尽管身处农村,但她们的家已经安装了宽带,使得她们能够参加线上的舞蹈课程。她们不仅跟随专业老师进行训练,还带动了家中的父母一起舞动。
这对农村姐妹,名叫陈思琪和陈思怡,是9岁的彝族双胞胎。面对延长的假期,她们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白天,她们认真完成作业;夜晚,则利用线上资源,跟随专业老师练习舞蹈。
陈思琪姐妹住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雄壁镇堵杂村,虽然离县城较远,但她们的妈妈为了让她们多才多艺,去年在县里的舞蹈培训学校为她们报了名。从此,她们与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
寒假期间,由于疫情的影响,原本计划去县里舞蹈学校学习的姐妹俩有些失落。舞蹈老师通过微信告知他们寒假的舞蹈课延期了。对于这种情况,舞蹈培训学校也面临一定的损失。
面对困境,张凯林所在的舞蹈学校开始尝试线上训练教学计划。老师们将体能训练和舞蹈基本步训练的内容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发到家长微信群,供孩子们参考。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不仅自己积极参与,还带动了家长一起练习。
陈思琪家就是这样。现在,不仅姐妹俩每天打卡练习舞蹈,爸爸妈妈也会跟着一起跳。陈思琪自豪地说:“这个春节,是我们全家待在一起最久的一次。”
张凯林表示,线上打卡的效果令人惊喜。这不仅保证了孩子们每天的锻炼时间,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他说:“一天不练舞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舞老师知道,但一个月不练舞,就得从头开始!现在,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主练习舞蹈了。”
实际上,像陈思琪姐妹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张凯林介绍,随着家长们外出务工的增多,偏远山区的艺术教育意识也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开始接受艺术教育,学习舞蹈、音乐、美术等技能。
未来,随着各种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展,更多偏远山区的孩子将有机会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们可以通过线上资源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人生道路。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慰和期待的转变。在过往的时代,为了保持文化课的优秀成绩,许多孩子在初中阶段就不得不放弃了舞蹈课程。但现在,家长们逐渐意识到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愿意让孩子探索除学习外的特长爱好。舞蹈老师张凯林亲眼见证了这一转变。
张凯林分享了两个特殊孩子的故事。一个来自五龙乡,那里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舞蹈课,不惜花费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接送孩子。他们甚至提出了在乡镇开设舞蹈班的建议,表明现在乡镇的家长们普遍支持孩子学习舞蹈。另一个例子是一个停了三年舞蹈课又重新回归的初三学生。张凯林表示,无论是偏远山区还是城市的高年级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艺术教育的重视,不仅让艺术培训学校迎来了新的春天,更是孩子们艺术生活的春天。
自去年开始,张凯林所在的舞蹈学校开始在附近乡镇开设分校,尝试将艺术教育普及到更广泛的地方。下一步,他们计划将舞蹈的快乐带给更偏远的山区孩子们。“如果报名人数不多,我们就先开展线上课程,”张凯林表示,“舞蹈不仅仅带给孩子健康,更赋予他们自信和自律。我们期望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像思琪思怡姐妹一样,接受专业的舞蹈训练,真正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这篇来自《》的报道,展现了当代教育的新趋势: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教育,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让孩子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更加多元化发展。舞蹈教育的普及,不仅让孩子们身体更加健康,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了自信和自律的品质。期待更多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舞蹈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