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盗版书籍铅超标或致儿童智力残疾
守护孩子的阅读安全:从选择正版图书开始
家长们,在为孩子挑选图书时,你是否只注重故事内容与画面?实际上,图书的出版是否合法,是否是绿色印刷,同样关乎孩子的健康。你可能不知道,盗版图书中潜藏着一种巨大的危机超标的铅等重金属元素。这些有害物含量过高的图书,在给孩子带来知识的快乐时,也在无声地威胁着他们的健康。
很多色彩鲜艳的盗版图画书,可能含有超标铅等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通过孩子的手口接触,会悄悄进入孩子体内。张金良研究员提醒家长们,盗版图书中的重金属含量问题不容忽视。一些盗版书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不合格的纸张、油墨和胶水等原材料,导致图书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一些报告甚至显示,部分盗版书比同类正版书的铅含量高出了惊人的100倍。这种看似省钱的选择,实则对孩子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孩子在翻阅色彩鲜艳的图画书时,手指上会沾染上各种颜色。他们对这些鲜艳的色彩充满好奇,可能会不自觉地用手去摸书后直接吃东西,甚至直接啃手指头。这样,铅、铬等重金属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孩子的身体。尤其是1到3岁的孩子,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血铅含量也会随之增高。
国际上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对儿童接触的产品,包括图书等进行了严格的重金属含量限制和检测要求。与此世卫组织的研究发现,高浓度铅接触会损伤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即使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也可在身体多个系统中引起一系列伤害。铅对儿童的危害尤其严重,会影响大脑发育,造成智力损害和行为障碍。
那么,如何预防铅中毒呢?专家建议,家长应购买正版图书,最好是带有“绿色”标志的图书。这不仅是对孩子知识的投资,更是对他们健康的守护。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未来把好每一道关,从选择正版图书开始,守护孩子的阅读安全。据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官方消息透露,一场关于“绿色”阅读的变革正在京城悄然展开。这次变革的重点在于使用环保型原辅料进行印刷,所诞生的读物被誉为“绿色”读物。这类读物对于油墨中的重金属含量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包括铅、铬、铜、汞等,其胶粘剂中也不含苯、脂、酮等有害成分。这样的绿色印刷少儿读物,被赋予了“中国环境标志”的“十环”认证,并且在该标志下方醒目地标注着“绿色印刷产品”的字样。
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一份重要的文件《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其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卫生或行为习惯可预防儿童铅中毒”。为了有效预防儿童铅中毒,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纠正那些可能将环境中的铅带入体内的行为,从而切断铅的暴露途径。
我们要特别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定期修剪指甲,因为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饭前洗手至关重要,因为在儿童玩耍时,环境中的铅尘很容易沾污双手,并可能随着进食或通过习惯性的“手口动作”进入身体。
世界卫生组织的呼声也值得我们关注。他们强调消费者应该选择购买无铅油漆,国家也应该提供没有添加过铅的油漆等产品。这些油漆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是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这场绿色阅读的变革,不仅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一次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关爱。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享受阅读的快乐。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官方媒体平台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