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十种大病须保障

生活常识 2025-04-18 18:54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明确了今年年底前的新目标:全面实施儿童白血病等8个病种的大病保障,并在约三分之一的统筹地区,将肺癌、1型糖尿病等12种疾病也纳入保障范围。在基本医保制度中,如何确保新农合基金既能保障大病又保基本,成为热议的话题。

基本医保制度的焦点应聚焦于解决大病问题。新农合作为一个普惠制度,不仅要覆盖基本医疗,还要尽可能解决大病问题。当前新农合基金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为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例如,尿毒症等以往无法获得充分报销的疾病,现在应得到合理的保障。

一位代表动情地表示,现在很多疾病并非因为医生的技术问题而无法治愈,而是因为患者无法承担治疗费用。如果新农合能够保障20种大病,那么医务人员将能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老百姓也将得到更多的实惠。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新农合基金使用得当,、百姓和医疗机构都会愿意投入更多资源。

云南省卫生厅厅长张笑春强调:“基本医保体系建设应抓住两头。”一方面,保障基本医疗已经基本实现;另一方面,保障大病直接关系到党和的形象。云南省楚雄州已经开始试点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通过商业保险公司的二次投保,为超出新农合封顶线的费用提供保障。这一措施已经部分缓解了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问题。

各地在大病保障方面应有地方特色。贵州省卫生厅厅长王建富表示,根据本地病情特点调整药物目录,扩大重大疾病报销病种范围是提高农民受益面的重要举措。西藏自治区的医保水平因地理环境特殊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还设立了大病补充医保,为农牧民提供更多保障。

新农合的筹资水平有限,保障大病需要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一位代表表示,要保障20种大病,必须实现分层管理,大部分疾病问题应在基层解决。这要求把担子“压”给县医院,形成上下联动、分层治疗的网络。推行大病保障还需要实施规范化治疗,做好费用控制。

总体来说,“保大病是大势所趋”。各地在保障大病的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多种保障形式也值得一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确保基金安全,又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形成医疗卫生体制的良性循环。福建全省已经全面实施了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政策,这一政策由陈秋立介绍。该政策针对参合人员在一年内政策范围内需要自费支付的费用,当累计超过2万元时,超出部分将按照70%的比例给予补偿,最高支付限额为20万元。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到2011年11月底为止,福建省已经为8302名患者进行了补偿,累计补偿金额高达4565.65万元。这一成果充分证明了该政策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居民的救助力度,福建省财政每年都会筹集1亿元专项资金。这些资金将与红十字会的社会募捐资金一同使用,共同构成“福建省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基金”。这一基金的主要目标是对那些已经享受了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但仍面临巨大经济压力的城乡困难居民进行额外的补助。

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体现了福建省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更展示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对于广大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道重要的安全保障,让他们在面对重特大疾病时,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帮助了困难群体,也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福建省的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政策是一项富有爱心和温度的民生工程,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人们在面对疾病的挑战时,能够有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上一篇:河南惊现癌症村 年年有人因癌症死亡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