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答减肥运动的最佳时机
专家解读:范志红教授分享运动与饮食的微妙关系
随着健康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与饮食的关联。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范志红副教授,针对大众对于运动和饮食的诸多疑惑,给出了一系列实用的建议。
对于许多人来说,运动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许多令人纠结的问题。比如,哪个时间段运动效果最好?吃饭后多久才能开始运动?这些问题,范教授都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1、钟点选择与运动效果
关于什么时间段运动最佳,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早晨运动最佳,特别是对于饮食质量较差、摄入能量较高的人群,早晨运动能有效抑制血糖和血脂的过度上升,预防肥胖。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下午4-6点运动最佳,此时人体的体能、耐力等都处于较好状态。
但范教授指出,我们锻炼的目的并非为了追求最佳时间,而是要坚持、方便。即使晚上的锻炼只能得到70%的好处,也比完全不锻炼强。她个人选择在晚间8-9点锻炼,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益处。
2、饮食与运动的节奏
饭后多久才能运动,与运动的类型有关。对于强度较大的运动,如跑步、快走等,建议饭后两小时进行。此时胃部的负担减轻,不会影响消化吸收,呼吸也会更为顺畅。而如果是散步或家务活等强度较小的运动,则饭后即可开始。
3、空腹运动可否?
瑜伽等轻度运动可以在饭前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在饭前也可以进行,有研究证明饭前高强度运动有助于肌肉和脂肪分解,有利于延缓衰老。但需注意,若体能较差或已感到明显饥饿,最好不要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不适。
4、运动后何时进食?
剧烈运动后,建议放松休息1小时再吃东西,至少间隔30分钟。因为运动后马上进食容易导致不适,增加胃肠疾病的风险。但对于轻度运动,如散步、做操等,则不必过分计较进食时间。
5、运动后的饮品选择
运动后可能会口渴,这时应避免喝冰镇甜饮料。高糖饮料在运动后不宜饮用。研究显示,运动后不宜吃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否则会让运动的健身效果被抵消。如果需喝甜味饮料,最好选择低糖饮品,并慢慢饮用,避免血糖快速上升。
范志红教授的建议基于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为大众提供了关于运动和饮食的宝贵指导。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合理运动和科学饮食是不可或缺的两大神器。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做到真正的健康锻炼。对于运动后的饮食选择,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酸度较高的饮料,例如可乐和果汁,由于其pH值较低,对于本就相对较高的血乳酸水平可能不太适合饮用。茶水、绿豆汤等饮品则是良好的选择。
如果你在运动过程中出汗过多,感到有些虚弱,可以适量加入一点盐分。牛奶和稀豆浆也是不错的选择。牛奶尤其受到推荐,因为它不仅能提供水分,还能为身体提供氨基酸,有助于肌肉的形成。乳清中的亮氨酸对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具有特别的好处。
牛奶和豆浆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它们能够提供良好的饱腹感,有助于化解运动后可能出现的饥饿感,防止进食过多。
关于运动是否需要大量摄入蛋白质的问题,如果不是要参加健美比赛,实际上并不需要每天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对肾脏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有害。通过正常饮食摄取的蛋白质供应量已经足够,但不应只依赖蔬菜水果或只喝白粥来摄取营养。
在进行运动和相关饮食选择时,建议咨询专业的运动人员或营养师以获取更个性化的建议。他们可以根据你的身体状况、运动目标和需求,为你提供更精确的饮食和运动指导。记住,保持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是保持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