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朋友圈花6万元买“特效药”排毒没病弄出
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分享生活点滴的舞台。随着各种护肤品和减肥产品的涌现,这个社交平台也悄然成为诈骗团伙的猎场。黎女士,一个居住在增城新塘的普通市民,就被这看似普通的广告所迷惑。她在朋友圈看到一则减肥产品的广告,声称可以助她实现梦寐以求的瘦身与美容,于是决定拨打广告中的客服电话咨询。这场看似普通的咨询却让她陷入了一场骗局。
黎女士的初衷只是寻求健康的建议,然而电话中的客服却向她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她的体内充满了毒素,如果不及时排出,将会对她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客服的热情解答和所谓的专业建议让黎女士深信不疑。她按照客服的要求购买了所谓的特效药,期待能够恢复健康。这些所谓的药品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疗效,反而让她的皮肤出现了灼伤和感染。
近日,广州增城警方在广州市天河区捣毁了一个以销售保健品为名的特大电信诈骗团伙。这个团伙利用健康咨询公司的名义,通过电话诈骗手段向广大市民推销所谓的特效药。黎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警方发现该公司内部被分为多个独立的隔间,每张办公桌上都配备了一台电脑和一部声讯电话。这个窝点共有近200人,他们通过话务组和回访组合作,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受害者购买昂贵的药品。一旦受害者发现受骗,他们就会威胁说已经将药物配好,如果不付款就会提交电话录音向法院起诉,并在网上公开受害者的个人隐私。
黎女士的经历令人痛心。她为了寻求健康而陷入骗局,最终不仅没有得到治疗,还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折磨。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朋友圈的广告和陌生电话的推销。在购买药品和保健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渠道和合法的商家。警方将继续加大对电信诈骗团伙的打击力度,保护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健康是宝贵的财富,但也需要我们明智地保护它。不要被虚假的广告和甜言蜜语所迷惑,保持警惕才能远离骗局。办案民警向记者透露,所谓的“特效药”,其实是一些从广州各大保健品批发市场采购而来的“三无”产品。这些产品的包装粗糙不堪,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厂家信息、产品批次和生产说明都缺失。这些所谓的药品,在市面上被哄抬成神奇的疗效,而实则缺乏任何合法资质和有效证明。更令人震惊的是,嫌疑人在诱骗受害者购买这些无效药品的竟然还开出刺激性药物,导致受害者出现皮肤严重脱落等极端反应。
这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求医心切的心理,打着“特效药”的幌子进行欺诈。他们宣称这些药物能够迅速治愈各种疑难杂症,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特效药”不仅没有经过严格的药监部门审批,而且成分不明,甚至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这些药物,不仅病情得不到有效治疗,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
办案民警强调,公众应该提高警惕,对于声称有“特效”的药物或治疗方法要保持理性态度。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药品的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避免上当受骗。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打击假冒伪劣药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惩不法分子,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广大市民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