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有木有!男子抢夺老人社保卡盗刷千余元
近年来,社会似乎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氛围,物价上涨引发的焦虑像一场风暴席卷而来。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不法之徒似乎陷入了疯狂,他们瞄准了手无防备的老年人,甚至连他们的社保卡都不放过。
上周五清晨,在普陀区中心医院的门诊大楼内,一场悲剧上演。一名77岁的老妪被一名男子公然抢夺社保卡,随后在三家药房购买了价值一千余元的药品。这起事件震惊了社会,但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事件竟然并非个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按照社保规定,持卡人必须亲自前往药房购药。这个规定在许多药房似乎只是一纸空文。不少药房都允许他人使用社保卡购药,无需本人在场,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这起事件中,犯罪分子显然精心策划了他们的行动。他们选择老年人作为目标,因为老年人往往行动不便,难以对他们进行追踪。他们利用社保卡购买药品,然后再将这些药品转售,以此获取现金。这种行为的恶劣性质令人愤慨。
幸运的是,普陀警方迅速采取行动,仅用了1小时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这种高效的行动展示了警方的决心和实力,也给了社会一个明确的信号:对于这种行为,警方是绝不会姑息的。
这起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药房的管理存在漏洞,允许他人使用社保卡购药的规定被轻易忽视。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如何能让一些人心生歹念,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这起事件是一个警钟,提醒我们要加强社会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让不法之徒有可乘之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在各大药房,社保卡的使用规则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日,药房工作人员透露,顾客可以使用非本人的社保卡购买药品,但金额限制严格,单次购药不得超过200元。若超出此限额为他人代购药品,则需详细登记。而在某些药房,一天内社保卡的使用次数也有所限制,如“国大”药房每天仅可使用一次。
关于社保卡是否应设密码的争论,各方观点鲜明。赞成设密的一方认为,未设置密码的社保卡一旦丢失,对于未及时报失的市民来说,存在被不法分子盗用的风险。市民孙水生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不久前,他的丈母娘不慎遗失社保卡,虽然及时补办,但若是卡内金额被盗用,后果不堪设想。设密社保卡的提议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支持。
也有反对的声音。在普陀区中心医院工作的朱医生表示,对于记忆力逐渐衰退的老年人来说,设密码反而成为负担。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就医时,常由医院工作人员代为付款取药,此时密码的存在反而可能带来不便。况且,有些老人可能因为忘记密码而无法正常使用社保卡。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不设密码更为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障社保卡的安全,持卡人一旦遗失社保卡或被抢,应立即采取行动。可拨打市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服务热线962222进行电话预挂失,或在就近的区(县)社会保障卡补换卡网点进行书面挂失。电话预挂失后24小时内需进行书面挂失,书面挂失有效期为30日。挂失后,社保卡将被冻结使用。
作为编者,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社保卡的安全意识不可忽视。除了妥善保管社保卡外,了解社保卡的挂失流程同样重要。更重要的是,为社保卡设置密码是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这样,即使社保卡不慎遗失,也能有效避免经济损失。让我们共同守护好自己的“健康钱包”,享受安心、便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