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性肾损害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检查深度解析
在医疗诊断中,血常规检查是初步了解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针对艾滋病(AIDS)患者,其血常规表现尤为明显。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均可能出现异常。具体表现为:白细胞计数通常低于正常水平(即低于4×109/L);淋巴细胞计数则远低于正常人水平(低于1×109/L,正常人通常高于1.5×109/L);血小板计数也常低于正常值(小于0.1×1012/L)。患者可能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现象。
免疫学检查详述
免疫学检查对于了解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至关重要。CD4/CD8比值下降,通常低于1,严重情况下可能降至0.02,这主要归因于CD4细胞的减少。淋巴细胞对PHA、ConA、PWM等抗原的反应可能减弱或消失,显示出淋巴细胞功能的受损。干扰素产生量减少,病毒杀伤能力也随之减弱。尽管NK细胞数量正常,但其活性降低。皮肤迟发变态反应也可能减退或消失。患者可能出现多种抗体阳性,如抗淋巴细胞抗体、抗核抗体和抗精子抗体等。
病原体检查的要点
针对AIDS患者的病原体检查至关重要。通过电镜检查,可能发现HIV的存在。需要检查卡氏肺囊虫、白色念珠菌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感染病原体。
血清学检查全面解析
血清学检查是诊断艾滋病的重要手段。其中,酶联免疫试验(ELIS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操作简单且敏感性强。免疫荧光检查法(IFA)能检测到抗原抗体,操作简便,可用于筛选供血者。蛋白质吸印法(Western blot, WB)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操作复杂。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GPAT)对艾滋病的诊断也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近,聚核酶链反应(PCR)正在迅速推广,它能体外扩增HIVDNA序列,进行DNA检测,是最特殊、最敏感的检查方法。
其他辅助检查及HIVAN的病理改变
在其它辅助检查和HIVAN的病理改变方面,AIDS患者的肾小球病理变化占比30%-50%,其中FSGS占83%。其他肾小球病变如糖尿病肾小球硬化、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膜性或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能出现,占比6%。肾活检是发现HIV肾病中FSGS病理变化特征的关键手段。
对于AIDS患者的检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包括血常规、免疫学、病原体、血清学以及其他辅助检查,以全面了解病情,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光镜下的肾脏探索
在光镜的洞察下,我们观察到肾小球层上皮细胞的肿胀与增生,仿佛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气泡海洋,这些气泡中,有的形成大气泡,有的则带着蛋白质重吸收的微滴。毛细血管在这里失去了它们原本的饱满张力,广泛塌陷,不时出现球性萎缩现象。而那些萎缩的血管丛则被一层肥大的脏层上皮细胞环绕,仿佛是为它们加冕。泡沫细胞与膜基质增生、内渗性病变频发,肾小囊也时常扩张并被蛋白质填充。肾小管病变也在这里上演,近曲小管刷状缘消失,细胞变得扁平无奇,小管微囊扩张,充满了蛋白质与吸收微滴。各种变性、坏死和再生现象在这里交织进行。特别是在皮髓交界处,扩张的小管管腔中充满了大管型。虽然有些小管萎缩,间质弥漫性水肿,但间质并未出现纤维病变,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也相对较少。这里没有高血压小动脉病变的迹象。
免疫荧光的揭示
在免疫荧光的照耀下,我们观察到肾小球硬化节段和系膜区被IgM、C3和C1q点亮。也可以检测到颗粒状节段沉积的IgG或IgA以及C3的存在。这些免疫学特征与循环免疫复合物Ⅰ型膜增殖性肾炎的免疫学结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电镜下的微观世界
电镜的精细观察让我们看到了脏层上皮细胞足突的融合,上皮细胞与基膜的分离。特别是在肾小球硬化段,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丰富的管状网状结构(TRS)引人注目。这些包含体数量众多,体积庞大,相互融合。在感染HIV而无症状的FSGS病例中,这些包涵体的存在甚至可以作为HIV携带状态的有力证据。除此之外,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改变也悄然发生,包括所谓的试管和戒指样变。
以上关于HIV肾病的FSGS病理特征虽然有助于引起对其他肾脏疾病FSGS的理解,但仍缺乏特异性,尤其是与二醋肾病(HAN)极为相似。在鉴别这些疾病时,我们需要格外谨慎和细致。肾脏疾病的奥秘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