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治疗方法

生活常识 2025-03-29 21:00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一、治疗探索与进展

对于PNH这一良性克隆性疾病,根治之法在于重建正常的造血组织功能,消除异常的造血干/祖细胞。目前,移植被视为治愈该疾病的唯一途径。移植虽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疗法,但其风险不容忽视,且供体来源也成问题。对于是否进行移植,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决定。随着技术的进步,大多数移植患者都是增生低、反复严重血管栓塞的患者。近年来,预处理后进行异基因移植的案例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成功。

尽管移植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其风险及供体问题仍然是一大挑战。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其他治疗方法。一种方法是从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祖细胞入手。随着早期造血干细胞分离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自体造血干细胞并辅以净化技术,有望成为一种低风险的治疗方法。还有研究者尝试使用G-CSF动员外周血CD34细胞,但这一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新问题。

为了避免移植相关的死亡风险,小移植或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被提出并尝试。这种方法通过较小的预处理风险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解决了免疫障碍的致病因素。对于PNH患者,完全缓解并不意味着需要完全彻底消除异常细胞,外周血中仍存在的异常细胞只要不表现出疾病症状即可。细胞移植治疗这种疾病需要更多的病例和更长时间的观察。

二、免疫抑制剂与双重发病机制

根据国外和国内的实践经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或其联合应用,对增生不良患者有一定疗效,但对于以溶血为主的PNH患者效果并不显著。根据双重发病机制的假设,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合理的。有些案例报道显示,在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预处理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后,PNH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或复发减少。这提示我们,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方法。

三、减少溶血发作的策略

为了避免溶血发作,患者应注意避免感冒、某些药物等诱因。目前最常用的溶血治疗方法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或减少血红蛋白尿的发生。起始剂量可使用泼尼松30-40mg,发作停止后逐渐减量至最小剂量,许多患者甚至不需要维持剂量。虽然效果尚不确定,但可以尝试使用维生素E(每日三次,每次300mg)作为辅助治疗。治疗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安全有效。

对于PNH的治疗,我们仍在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以期找到更加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积极参与和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治疗与预后,国内及国外都在不断探索与尝试。

国内方面,我们尝试使用防溶灵(杨梅树根皮)、川芎嗪(阿魏酸钠)等进行治疗。也有使用(654-2)、普鲁卡因静脉点滴等方案。虽然氨苯砜、甲硝唑在国外有被个别患者试用,但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广泛验证,其疗效尚未得到公认。

我院针对持续不断的严重溶血而增生良好的PNH患者,在频繁输红细胞的采用了小剂量苯丁酸氮芥(瘤可宁)等治疗方案,假设其能减少异常造血细胞,部分患者反应良好。氯喹也在尝试使用,但案例稀少,效果难以确定。有人尝试联合化疗去除异常造血细胞,虽然疾病能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改善,但异常克隆无法完全消除,复发在所难免。化疗对正常造血细胞的影响可能导致严重的抑制和致命感染,因此需慎重使用。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新的药物,如抑制补充剂激活的药物。也有人尝试使用细胞工程处理正常细胞,以纠正其对补体的敏感性,但这只能达到短暂的效果。

对于贫血治疗,我们采用司坦唑醇、丙酸睾酮等药物用于增生不良的情况。在缺铁的情况下,会给予少量铁剂。对于缺乏叶酸的人,会进行叶酸补充。严重或快速发展的贫血会选择输送红细胞或使用生理盐水清洗的红细胞,以避免诱发血红蛋白尿的发作。近年来,还有尝试使用大剂量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

基因治疗方面,我们尝试用反转录病毒载体编码跨膜CD59的基因转入PNH病态细胞,以达到恢复GPI连接膜CD59的需求,减少细胞对补体的敏感性。这一领域还在不断研究中。

关于并发症的治疗,我们主要针对感染、血管栓塞、急性肾衰竭等进行对症治疗。

在预后方面,PNH属于良性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长期患有中重度贫血,但其中一半仍可进行日常活动或适当工作。长期的治疗和观察显示,部分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或恢复。PNH本身很少致命,主要的死亡原因在中国是感染、其次是血管栓塞等。根据长期随访的结果分析,PNH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得到提高,如果在感染方面得到更好的控制,可能会实现长期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约有80%的PNH由再障性贫血转化而来。对于PNH合并妊娠的情况,容易加重病情、导致胎儿死亡、流产等,但继续怀孕的可能性也存在,需根据具体情况谨慎决定。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