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脉管炎的病因机制深入解析
在西医看来,脉管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息息相关:
吸烟成为脉管炎的一个重要诱因。烟碱的吸入会导致血管收缩,尽管吸烟对毛细血管影响甚微,但对于中小动脉病变的脉管炎患者来说,吸烟无疑加剧了病情。
冷刺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能引发血管痉挛,进一步导致血管功能异常。
激素水平紊乱和植物神经损伤性麻痹也可能引起血管舒缩异常。临床观察发现,许多患者在发病前都有过创伤经历,这些创伤可能引发血管瘀血和慢性延迟感染,成为脉管炎的成因之一。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并不直接导致中小动静脉痉挛、非化脓性炎症和血液粘稠度增加。但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血栓形成,甚至血流闭塞和肢端血供障碍,这是脉管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在中医的视野中,脉管炎的病因机制则独具特色:
一是寒湿侵袭,凝滞脉络。寒性收引,湿性黏滞,两者相合,使气血运行不畅。
二是创伤导致的血瘀,阻滞脉络。创伤口引发的瘀血内蕴,阻塞经络。
三是情绪障碍也可能导致气滞血瘀。情绪波动大,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血液瘀滞。
以上因素共同阻塞经络,导致气血无法顺利到达肢端。肢端失去气血的温养,便会引起疼痛、溃疡甚至坏死,这是脱疽的主要病机。
血栓形成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生在中青年男性身上。病变通常从单侧下肢开始,逐渐发展至双侧,甚至累及上肢。病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局部缺血期、营养障碍期和组织坏死期。在局部缺血期,患肢会感到寒冷、麻木和疼痛。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疼痛加剧,出现肌肉痉挛,迫使患者跛行或休息。休息片刻后,疼痛可缓解,但行走一段时间后又会复发,即间歇性跛行。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患足皮肤轻微苍白,患侧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这一切症状都在默默地诉说着脉管炎的困扰与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