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谋略才华是否真的是既生瑜何生亮&rd

《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描绘成一个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人物形象。他一旦察觉到有人的才智超过自己,就会想尽办法进行谋害,誓要除掉对方才肯罢休。在故事中,他的计谋多次被诸葛亮一一识破,反被对方算计,最终落得吐血身亡的下场。临死前,他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历史上的周瑜并非如此。

历史上的周瑜并非被诸葛亮气死,也没有任何相关的记载。从周瑜与诸葛亮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在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来看,真正的赢家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周瑜为吴国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只可惜英年早逝。

周瑜的资历也是非常惊人的。他于公元175年出生,比诸葛亮年长六岁。周瑜在20岁时就开始参与军事行动。当年孙策的父亲战死,孙策返回江东时,是周瑜和他叔父一起率兵迎回,为孙策平定江东奠定了基础。这时的周瑜才21岁。

周瑜的才华得到了孙策的赏识,被封为中郎将,吴郡的人都称呼他为周郎。这个职位仅次于将军,也是江东人称周瑜为周郎的原因。当时周瑜年仅24岁。

随后,周瑜跟随孙策南征北战统一江东。除了吴郡、会稽两郡因为镇守要地没有参与外,其他战役都积极参与。赤壁之战是周瑜力主抗曹的重要战役。当时的东吴投降派众多,但周瑜利用铁血手段镇压了投降派。赤壁之战的大功臣是周瑜和黄盖等人,因为诈降、火攻的计策是周瑜提出的,并在他的指挥下由黄盖具体实施。而在《三国演义》中,却将诸葛亮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角。

实际上,赤壁之战后,曹操曾表示:“赤壁之役,我因疾病而退兵,周瑜虚获此名”。这是曹操为了保全面子而说的,但也反衬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周瑜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在江东的开国过程中也是功不可没。相对于诸葛亮来说,周瑜在江东孙家的地位和影响力更大,而且他的成就也更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那个时代的真正赢家。周瑜的杰出贡献在于帮助孙策夺得了江东基业。当曹操南下之际,他坚决与诸葛亮一同抗曹,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周瑜将部队巧妙地带至江夏,发动奇袭,出其不意地击败了追击的曹军先头部队。由于曹军本身已受瘟疫困扰,周瑜的奇袭使得曹军不得不退回北方。如果没有周瑜的这次英勇行动,孙刘联军或许无法守住长江天堑,更可能无法抵挡曹军的进攻。这一点在历史上有着明确的记载。

周瑜极具战略眼光,他早早将军队部署在江夏附近,这一举措不仅为迅速增援刘备、刘琦提供了可能,更显示出他的深谋远虑。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中,黄盖巧妙诈降,周瑜定策火攻,大破曹军。

在《三国志》中,赤壁之战的胜利被归功于刘备和孙权的联手。我们不能忽视刘备、刘琦等人的努力,同时也要赞扬孙权坚定的抵抗决心。鲁肃和诸葛亮在孙刘联盟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历史往往容易忽略的,就是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的周瑜和黄盖。他们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尤为关键。

战胜曹操后,周瑜渴望进一步扩大战果,夺取荆州、进军巴蜀。他自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可以荡平天下,虽然对孙刘联盟有所疑虑,但也只是曾经提出软禁刘备的策略,并未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喋喋不休。

相较于《三国演义》中的描绘,诸葛亮并没有那么“神奇”。他投奔刘备后,首要任务是帮助刘备招募军队,以及协助刘琦逃生。在曹操南下时,他以一句“事急请见孙将军”,成功挽救了刘备集团。

从个人能力的角度看,周瑜和诸葛亮可谓伯仲之间,甚至周瑜在有生之年可能更胜一筹。刘备、诸葛亮大多时候是留守后方,并没有太多亲自带兵的机会。除了协助刘备处理事务和提供策略建议外,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支援刘备。周瑜和诸葛亮都是杰出的军事战略家与智者,他们的贡献值得被历史铭记。

上一篇:意大利总统梅洛尼照片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