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深入理解病因,探寻健康之锚】

中医视角:

禀赋不足、饮食不节、饮食偏爱、过度劳累、大病久病等都是导致体质下降、脏腑失健、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医对于疾病起源的深入理解。

西医视角:

叶酸或维生素B12的缺乏是巨幼细胞贫血的主要原因。摄入不足、需求增加、药物影响以及其他因素如先天性缺乏酶、病房护理中的急性叶酸缺乏等,均可能导致叶酸缺乏。对于维生素B12缺乏,摄入减少、缺乏内因子等因素可能是主要原因。

一、叶酸缺乏的病因:

1. 摄入不足:每天需摄入200-400g的叶酸,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过度烹饪或腌制都会导致叶酸流失。酒精也会干扰叶酸的代谢。

2. 需求增加:孕妇、儿童和青少年、慢性反复溶血患者等,叶酸需求增加,如补充不足会导致叶酸缺乏。

3.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甲氨蝶呤、氨苯蝶啶等可影响叶酸产生。

4. 其他原因:先天性缺乏酶的患者、病房护理中的急性叶酸缺乏患者等也可能出现叶酸缺乏。

二、维生素B12缺乏的病因:

1. 摄入减少:素食者、老年人和胃切除术患者等,由于胃酸分泌减少,常见维生素B12缺乏。

2. 缺乏内因子:主要见于萎缩性胃炎、全胃切除术后和恶性贫血患者。恶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由于缺乏内因子,食物中的维生素B12胆汁和维生素的吸收B12重吸收有障碍。

对于外分泌严重不足的患者,维生素B12的吸收之路会变得颇为坎坷。在空肠中,维生素B12与R蛋白质相互依存,需胰蛋白酶前来相助,才能释放出维生素B12,使其与内因子牵手。这类患者若未得到及时补充,大约三到五年后,便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尽管慢性炎患者通常会及时补充胰蛋白酶,但维生素B12缺乏在临床上的出现并不罕见。

小肠内的细菌和寄生虫若是异常繁荣,也会给维生素B12的吸收制造麻烦。这些有机物大量摄取并截留维生素B12,导致维生素B12难以进入体内。尤其是当小肠憩室或术后盲端环中细菌滋生,或是肠内鱼绦虫与人体竞争维生素B12时,维生素B12缺乏的情况就更为常见了。

钴蛋白先天转化Ⅱ(TCⅡ)的缺乏,以及接触氧化亚氮(即剂)也会对维生素B12的细胞内血浆转移和利用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维生素B12缺乏。

让我们深入探讨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当叶酸缺乏时,细胞内的DNA合成会出现障碍。具体来说,脱氧尿嘧啶核苷(dUMP)转化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dTMP)的生化反应受阻,导致正常参与DNA合成的dTTP被dUTP替换。身体试图修复这些异常的DNA并合成新的DNA,但由于叶酸缺乏,dUTP仍然会代替dTTP进入新的DNA中。这样的循环往复会导致DNA复制出现许多起点,新合成的小片段无法连接生长的子链,造成染色体断裂、细胞染色质疏松等变化。细胞核发育停滞,但细胞质仍在发育成熟,导致细胞呈现出核浆发育不平衡、巨幼变化的特征。这些巨幼细胞存在成熟障碍,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内的粒系和巨核细胞也存在类似的DNA合成障碍和成熟障碍。至于维生素B12缺乏如何影响叶酸在细胞中的DNA合成作用,有一种被称为“甲基四氢叶酸陷阱理论”的解释。当维生素B12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的过程受阻,导致甲基四氢叶酸无法形成四氢叶酸,间接影响DNA的合成。

钴胺(AdaCbl)是维生素B12的一种形式,作为辅酶参与琥珀酸辅酶A的反应。如果AdoCbl缺乏,这种反应无法进行,会导致神经髓鞘磷脂的形成受到影响,临床上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中虽然各阶段巨幼红细胞增多,但仍无法完全补偿贫血。这是因为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DNA合成减缓,大量细胞停留在有丝分裂早期,导致许多巨大的幼红细胞在中成熟前受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当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发生时,红系造血祖细胞的分化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当叶酸缺乏时,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触发凋亡机制,导致细胞过度凋亡。巨幼细胞贫血发生时粒细胞和血小板也会减少,这可能与内粒系和巨核细胞的DNA合成及成熟障碍有关。叶酸及维生素B12的缺乏还会影响非造血组织的细胞DNA合成,对新陈代谢快的各种上皮细胞产生明显影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上一篇: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