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概述及治疗建议
以颈椎为核心,肩胛骨两侧为支点,形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颈三角形区域。这个部位在人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人脑是身体的信息中心,所有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都汇聚于此。外部的感觉信息通过神经线传输到大脑,经过脑细胞的分析处理,作出相应的动作。除此之外,内脏、内分泌和淋巴系统的工作则属于迷走神经的范畴,这些系统器官的运动不受人们主观意识的控制。
例如,我们的胃肠道运动速度、心脏波动次数、各种激素的调解和分泌以及淋巴的流动等,都是自主运作的。简而言之,这些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活动都在迷走神经的调控下运行,而这些信息的回归和分发都依赖于颈椎。可见,颈椎对于整个身体和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进一步来说,人类的脊柱具有四个生理弯曲,而颈椎则包含了其中的七个。其中,第一和第二个颈椎与头骨相连,位置稳固,除非遭遇严重创伤,否则很难影响其稳定性。颈椎的生理弯曲主要集中在3、4、5、6部位。第七颈椎则与胸椎相连,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考虑到我们的日常习惯,如婴儿睡觉不需要枕头,侧面睡觉时头会微微扬起,这都是生理标准姿势的体现。我们可以联想到,不正确的姿势必然会对颈椎的生理弯曲产生影响。
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高度发展,我们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长时间坐着、回家躺在沙发上看电视、长时间在电脑旁工作、熬夜等不良习惯,使得颈椎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除了这些原因,颈部肌肉劳损也是重要的诱因之一。
我们的体型由骨架支撑,但骨架只是架子,真正的动作来源于肌肉和韧带。韧带包裹着肌肉,附着在每一节骨头的两端,通过杠杆原理产生各种动作。肌肉的健康至关重要。长期不锻炼的肌肉会逐渐受损,就像一块砖头虽然本身不重,但长时间平举会感觉疲惫无力。这是因为肌肉缺乏有效血液循环导致的劳损。肌肉的血液循环主要依靠细小的毛细血管,一旦缺乏有效锻炼,血液循环就会减缓,导致肌肉僵硬甚至钙化。长远来看,如果骨骼长时间承受过大压力,就会产生各种病变。
颈椎周围的肌肉劳损会导致功能退化,出现僵硬、疼痛、酸胀甚至麻木的感觉。如果影响到植物神经,还会出现肢体放射性麻木等外部症状。更严重的是,如果影响到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就会导致各种内脏疾病的分泌和深刻变化。因为大脑的所有血液循环都依赖于颈椎,如果颈椎血液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大脑受损,出现失眠、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等症状。如果颈椎内的动脉受到影响,血压也会受到影响,低压过高或高压过高都可能是颈椎问题的表现。
我们必须重视颈椎的健康,保持正确的姿势,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避免颈椎疾病的发生。临床上的颈椎病,按照不同的病理表现,被细分为五大类别。
我们谈谈最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这种颈椎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主要症状包括颈肩背部疼痛,伴有如钻孔般的刺痛感。有时,这种疼痛还会沿着颈椎根部放射至手臂和手指,仿佛轻微的。这种疼痛往往是由于颈椎的不正常运动姿势所引发的,患者常常会感到颈部僵硬不适。
接下来是脊髓型颈椎病。这类疾病同样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除了颈肩疼痛,患者还可能出现上肢或下肢的无力感,行走时仿佛踩在棉花上一样飘飘然。极少数患者甚至可能出现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
再来说说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这类患者大多会出现颈肩酸痛和疲劳。他们可能会感到头痛,尤其是后脑勺和头晕。眼睛也可能出现干涩的症状。更甚者,心脏疼痛和血压波动也会持续较长时间。如果此时服用降压药,可能会使颈椎病变得更加严重,而药物本身的副作用也可能成为困扰。
第四种是椎动脉颈椎病。这种类型的颈椎病除了具有一般的颈肩症状外,还常常伴随着眩晕、耳鸣、失眠、记忆减退等特征,甚至可能引发偏头痛。如果随意服用定眩药或头痛药,可能会产生一系列未知后果。
最后一种是入门级别的颈椎病,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姿势不正确,导致颈肩酸痛、头颈僵硬。
针对以上各种颈椎病,我们给出以下治疗建议:可以尝试中医理疗的方法;如果症状严重到需要药物治疗,西医会开具缓解相应症状的药物,而中医则会根据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原则进行治疗。加强日常活动,增加锻炼时间,确保有效的血液循环,是缓解症状、达到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让我们共同为健康努力,远离颈椎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