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应该如何预防
尽管无法完全预防肠粘连的发生,但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我们可以遵循一些一般原则和特殊情况来处理这一问题。
我们要遵循一般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分离。对于肠瘘、粘连索带和局部粘连引起的肠梗阻,我们应明确病变远近端肠管的通畅性。在切除瘘管并重建消化道后,避免广泛分离以防止更广泛的肠粘连。清创时要特别注意,避免留下伤口和血液渗出,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粘连形成的物质基础。我们应尽可能使用可吸收的缝线和吻合器来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要轻柔对待组织,避免摩擦和挤压,并尽量减少肠壁炎症和水肿。
我们要避免不必要的空肠和回肠出口问题。标准的空肠出口需要采用荷包包埋、隧道包埋和腹壁悬挂等方法。如果悬挂不当,可能导致空肠形成锐角,形成机械梗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空肠出口的位置选择至关重要。选择在空肠屈韧带以下15cm左右的空肠造口更为稳妥。
我们要尽量避免做捷径手术。捷径手术是传统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法之一,但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术后肠梗阻仍会反复发作。由于局部形成小循环,当梗阻部位再次通过时,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肠梗阻症状。重新手术时,我们发现短路肠由于缺乏有效的腔内营养而出现肠道萎缩、肠壁变薄等问题,手术分离容易受损且不易修复。对于无法分离的粘连性肠梗阻,尤其是炎症因素导致的梗阻,我们应慎重选择捷径手术。实际上,大多数的粘连性肠梗阻都可以通过非手术方式缓解。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癌症性梗阻等,捷径手术仍然可以作为姑息治疗手段。
近年来由于人工补片使用不当导致的肠粘连肠梗阻时有发生,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肠瘘的发生。对于腹腔缺损的修复补片方法包括覆盖式和内衬式等。其中内衬式是最容易粘连的,因为补片直接接触腹腔,容易发生肠粘连。在使用人工补片时要特别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