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有哪些分类失眠应当如何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失眠是一种多原因造成的病症,每一种原因所对应的疗法各异。为此,我们特邀请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郑霖勃,为我们解析中医如何看待失眠,以及针对不同失眠类型应如何应对。
失眠的中医分型都有哪些呢?
在中医的认知中,失眠可分为虚与实两种主要类型。实证常见的是肝火扰心或痰热,表现为难以入睡、频繁做梦和易惊醒。介于虚实之间的心肾不交,患者同样面临难以入睡、易醒以及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的困扰。虚症的失眠则表现为心脾湿痒,这类患者常常感到疲惫不堪。还有一种失眠类型是心胆气虚型,这类患者通常表现出胆怯、心理压力大的特点。
如果在艾灸后出现了失眠的情况又该如何应对呢?
使用艾灸后若出现失眠,可能是由于过度艾灸导致的燥热伤阴。滋阴的药物就能派上用场。在用药方面,可以选择枸杞子或麦冬来补益滋阴,以缓解阴虚引起的失眠。也要注意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再次引发燥热。
气血不足为何会导致失眠,又该如何应对呢?
在中医的观点中,心脏控制着睡眠。气血不足就无法充分濡养心脏,自然会引发失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补气养血的方剂,如归脾汤。此汤剂中的黄芪、当归、川芎和龙眼肉等药材,具有养心安神、益脾的功效。特别是龙眼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桂圆干,其养心安神的效果尤为显著。
郑霖勃医师提醒我们,不同分型的失眠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虽然日常生活中一些理疗方法对失眠有一定帮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到正规医院请中医进行辨证,通过服用中药或其他方法进行调理。想要拥有好的睡眠,理解和尊重身体的需要是第一步,而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则是关键所在。
采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郑霖勃带来的分享,让我们对中医看待失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每位寻求睡眠的朋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拥有安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