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动静脉瘘应该做哪些检查
动脉造影是诊断瘘管的重要工具,它能精确揭示瘘管的位置、大小以及附近血管的扩张情况,同时评估侧支循环的状态。当瘘管较小的时候,动脉和瘘管附近的静脉都会在造影中显现,但瘘管远端的静脉显影较弱。而瘘管较大时,需要快速摄影才能捕捉到动脉的显影,但瘘管附近的静脉显影则相对明显。扩张最为显著的区域通常就是瘘管所在的位置。而且,瘘管远端的静脉可能会显示出数量增加和曲张的现象。
指压瘘的测定(Brankam测定法)通过指压阻断瘘管的血液分流,然后比较阻断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在阻断血液分流后,心率会显著减慢。这是因为当瘘管闭合后,迫使血液在正常毛细血管网中循环,增加了周围的阻力。由于瘘管突然阻断,原本通过瘘管分流的血液流入周围动脉系统,使得周围阻力和动脉系统突然承受额外的血液,导致血压升高。这种变化会相应刺激主动脉减压神经和颈动脉窦神经末梢,使血管舒缩中心发挥抑制作用,从而使心率减缓。
对于动静脉瘘远端动脉的平均动脉压测定,当瘘管较大而侧支循环较少时,平均动脉压下降得特别明显;反之,如果瘘管较小,则瘘管远端的平均动脉压变化不大。虽然通常需要通过直接穿刺动脉来测量动脉压,但也可以通过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和肢体体积描述来间接评估瘘管远端的动脉压力。
通过超声心动图以及指示稀释法(indicator dilution methods)可以测量心脏排出量,了解心脏功能。这种方法对于评估心脏健康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静脉血氧的测定则是从动静脉瘘或瘘管近端的静脉抽血,并与对侧肢体同一部位的静脉血检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侧静脉压明显高于正常肢体的静脉血。这也是评估瘘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患肢的静脉压测定显示静脉压升高,尤其是瘘管附近的静脉压变化更为显著。这些测定方法为我们全面了解和评估动静脉瘘的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