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族历史简介(云南白族的风土人情是怎样的)
白族的节日这是我见过的介绍云南白族最全面的文章!拒绝战斗!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
其中,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
他们主要生活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除此之外,在四川和重庆也有分布。
白 族
白族人自称“白子”、“白尼”、“白货”,中文意思是“白”。白族还有60多个其他名称,包括“贾敏”、“那马”、“勒莫”等。居住在湖南大理、昆明等地和桑植地区的白族,汉语称为“贾敏”;居住在丽江、迪庆、怒江的白族,纳西语称为“那马”,傈僳族称为“乐摩”。藏族称之为莱博,彝族称之为楼部、罗本、落基坡,贵州白族有七姓人、九姓人、落毛人、龙江人、南靖人等不同称呼。贵州威宁的白族因有七个姓氏而被称为“七姓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11月,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白”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白族分布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它是大理白族的起源、祖居和主要聚居地,全国约80%的白族人居住在这里。,云南昆明、丽江、怒江、迪庆、保山、玉溪、楚雄、文山、临沧等地市均有白族聚居区。还有张家界湘西贵州毕节安顺四川凉山的白族。
白族宗教信仰
主崇拜是所有白族人信仰的宗教。这种白语叫“吴增”,是“主在故里福”的缩写,意为“我的主人”。每个主人都有自己的节日,就是他的庙会。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节日和重要事件,还有婚礼、葬礼、疾病、灾难、旅行等。在这座主庙里献祭,祈求上帝保佑。
白族服饰
白族人崇拜白色,
各地的服装风格略有不同,
视白色衣服为高贵。
男子
一般包白色或蓝色包头,穿白色双排扣衣服,穿黑色立领外套,下穿白色蓝色裤子。洱海东部的白族男子穿麂皮领夹克,或皮革、缎子领夹克,绣花腰和蓝色或黑色裤子。出门的时候经常背着包,有的甚至还带着长刀。
res=1983610128x-signature=VZiAaMdO%2Fnl%2BKsgjPMPjbxZjPy8%3D" />女子
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带多用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它就是风花雪月。解释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妇女头饰更是异彩纷呈大理一带未婚女子梳独辫且盘在花头帕外面,再缠上花丝带等,左侧垂着一束白绦穗;婚后发辫改为挽髻,盘在头顶,外包扎染或蜡染的蓝布帕,缠素色布条。凤羽、邓川、洱源的姑娘喜戴“凤凰帕”;有的地方则头包花毛巾或只将辫子盘头上,再缠一束红头绳;有的地方头饰为“一块瓦”;有的地方头上用多块头布相叠覆盖,最外面的一块布上绣白族人民喜欢的图案。再外缠多种颜色的头绳,格外美观。妇女们都喜戴玉或银手镯、坠耳环。城镇居民多穿汉族服装,青年人爱着时装
白族建筑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饮食及名吃
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并善于腌制火腿、弓鱼、螺丝酱、油鸡枞、猪肝胙等各种味美可口的菜肴。大理等中心地区的白族人民,还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称“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再切成肉片或肉丝,佐以姜、葱、醋、辣椒,以宴请客人。,还有用糯米酿制的白酒,用苍山雪炖梅和糖制成的“雪梅”,邓川特制“乳扇”、“乳饼”等也都十分可口。
白族婚宴习惯用“喜州土八碗”待客,由八道热菜组成添加红曲米的红炖肉;挂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酱油、干腌菜扣蒸的五花三线肉千张;配加红薯或土豆的粉蒸肉;猪头、猪肝、猪肉卤制的干香;加盖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丝、菜梗氽制的杂碎;配加炸猪条的竹笋。,每客一包槟椰,丰盛又不奢侈。
白族语言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的民间歌唱艺术也具有的水平。在白族民间,既流传着大量的山歌、小调,也有各种体裁、形式的叙事歌曲。歌词大都有较严格的句式、格律,尤以“山花诗”体歌词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
白族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生动活泼,诸如历史故事、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山川景物、爱情婚姻等等都融于歌词之中。歌词结构,突破了传统歌词的固定模式,歌词多是七句或八句一段。这些由非对称性七字、五字、三字句组成的歌词,改变了传统歌词的严整呆板,使格式变异的歌词焕发出青春的活动。在白族民歌中,最受群众喜爱而又流传最广的当属“白族调”。
主要民族节日
火把节
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的尾声还要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绕三灵
“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白语叫“观上览”,意即“游逛园林”。“绕三灵”的会期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共三天。“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佛都”崇圣寺。“绕三灵”主要是串游这三个寺庙。节日期间,人山人海,在“三那绕南四绕北”中,歌舞不断;晚上宿营田野,唱白族的大本曲,对歌到天亮;可谓狂欢通宵达旦。
三月街
“三月街”又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是云南大理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耍海会
“耍海会”又称“捞尸会”,是云南大理白族的民间传统节日。“耍海会”的会期长达一个月,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而规模更大的,要数大理洱海西岸的沿湖村庄八月八日的耍海会。是日,周围许多村寨都将花船云集到才村附近的水面,但见洱海里白帆点点,岸上人头攒动,船只连绵十几里,观者逾万人。
三道茶
之一道叫“苦茶”,系烧烤大理特产沱茶至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冲入滚水制成,寓“清苦”之意;
第二道称为“甜茶”,选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而成,再加上佐料,甜香难抑,暗喻“苦尽甘来”;
第三道则是“回味茶”,系冲大理苍山雪绿茶煎成,花椒、桂皮、姜片性辣,蜂蜜味甘,绿茶则味苦,可谓五味杂陈,融于一体,似乎告诉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
“头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系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细品“三道茶”,假如你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经历过离合悲欢、起起落落的境遇,相信一定会拍案叫绝
白族人物
民族英雄段赤诚、白洁夫人、王乐宽、王嵯巅、段宗榜、董成、高量成、高禾、高泰祥、舍利威、段功、杨玉科
军界贺龙、杨杰、周保中、李宗黄、马锳、马鉁、马崟、马标、 、尹龙举、冯春申、李识韩、杨益谦、陈策勋、杨友棠、谷风远、杨国钦、陈永柱、姚双龙
政界周钟岳、施滉、张耀曾、张柏简、王益
科研界王希季、张丽珠、苏峙鑫、董家齐、高立志
学者界李元阳、杨士云、高奣映、赵藩、徐嘉瑞、董泽、马曜、张旭
商界严子珍、杨鸿春、李恒春、董澄农、张泽万
医学界彭子益、段飞龙
体育界张国伟
文艺界杨丽萍、小彩旗、杨蓉
......N多N多
白族,虽然人数不够汉族的多,衣服不够汉族的漂亮,我们节日多;白族的人民都过得很开心,过得舒舒服服。
来源大理惠生活
介绍云南白族 云南哪里的白族风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