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被诉释义不当 专家回应

生活常识 2025-04-23 12:55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一、事件背景

在2023年12月,一场关于第12版《新华字典》的争议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网民们对该版本字典中的部分注释和例句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些内容与《出版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等法规存在冲突。这场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字的组词“玩弄女性”,被指涉有低俗化女性的倾向;

2.“别”字的例句“腰里别了一支枪”,被质疑在宣扬暴力;

3.“累”字的造句“孩子小成了累赘”,被认为传递了负面的家庭观念;

4.“倭”字仅被解释为“古代称日本”,而未收录“倭寇”一词,被指责为淡化历史问题。

二、专家及官方回应

针对这些质疑,法律专家、语言学专家和官方都给出了回应:

1. 法律定性争议:法律专家指出,起诉者对法律条款存在误读。对于“倭”字的解释,《新华字典》并未涉及价值判断,仅仅做出了中性的释义,并不构成违法。

2. 《新华字典》的定位与编纂规范:作为一部小型工具书,《新华字典》主要以收字为主。未收录“倭寇”并非新版的遗漏,而是历史上所有版本均未单独收录该词。字典需客观反映语言全貌,包括负面词汇,收录此类词汇并不代表认可其含义。

3. 对例句的合理性解释:语言学专家认为,字典中的例句需符合语言实际使用场景。“腰里别了一支”是中性描述,与暴力宣扬无直接关联;“累赘”作为中性词,仅表达客观含义,不涉及价值引导。

4. 社会影响与专业判断:专家强调,对字典内容的评判应基于专业标准,而非主观揣测。部分质疑混淆了字典的“释义”功能与“价值倡导”功能,可能对公众认知产生误导。官方的回应和解释展现了其专业性和负责任的态度。

三、事件后续发展

截至2025年3月,官方并未对《新华字典》内容作出调整。但这场争议引发了公众对于工具书编纂原则与教育功能的广泛讨论。部分网友呼吁字典在例句选择上更注重时代性和价值观引导,而主流观点仍支持保持语言工具的中立性与客观性。这场争议也提醒我们在审视文化产品时,需要更加理性、专业地看待,避免过度解读和误读。也希望在未来的编纂工作中,能够更加注重社会的多元需求和时代的变迁,使工具书中的内容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