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需警惕“有限人传人” 达菲越早用效果越好
自元旦以来,广东地区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至今已报告新增病例20例,其中不幸有3例死亡。昨日,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专家团队接受了媒体采访。他们表示,当前广东地区的H7N9疫情处于可控可治的状态。关于大家关心的“人传人”问题,钟南山明确表示,根据目前广东的病例和病毒株研究显示,没有出现基因变异和群例现象,也没有证据显示存在人传人的情况,但仍需警惕有限人传人的可能性。
在治疗方面,钟南山提到,危重病人体内的病毒存在时间远超一般指南所述,最长可达30天。用药时长应相应延长,不应仅限于7~10天。他特别推荐了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达菲,表示越早使用效果越好,且能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对于新药帕拉米韦,钟南山表示目前仅用于两名危重患者,尚未看出明显效果,可能与患者病情发展快有关,需继续观察。
何剑峰则介绍了广东疫情的具体情况。截至目前,广东共报告H7N9病例26例,其中轻症5例,已治愈出院7例,死亡3例,总体病死率为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广东的病例仍处于局部散发状态,每个病例都及时向公众报告。
他特别提醒,春节前后出现疫情高峰期与禽流感病毒的特性有关。广东地处亚热带,潮湿的气候为病毒生存与繁殖提供了条件。春节前后,活禽市场交易活跃,人们暴露于病毒的风险增大。人们需要保持警惕,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免前往活禽市场,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立即就医,使用如达菲等抗病物,并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确保足够的治疗时间。
广东地区的H7N9疫情处于可控可治的状态,但仍需保持警惕,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钟南山和何剑峰的建议和提醒值得我们关注,让我们共同为防控疫情做出贡献。在鸡交易转运处,禽鸟感染的风险尤为凸显。钟南山专家指出,现有的证据表明,禽鸟交易和转运的场所,由于鸡只的频繁流动和接触,成为了交叉感染的高危区域。尽管全省的养殖场内并未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但由于华东地区的疫情起源以及广东作为禽类供应的主要来源地,专家推测病毒很可能通过禽鸟的交易市场传播和扩散。我们需要对这些场所保持高度警惕。
关于H7N9感染是否存在有限人传人的情况,钟南山和何剑峰两位专家都表达了关切。在广州报告的4例H7N9感染者中,有一对父女先后发病,引发了关于是否存在人传人的疑虑。经过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没有发现这两个人之间存在直接的人传人证据。他们都与活禽市场有接触,因此难以确定是市场作用还是人传人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因为有限人传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亲属和血缘关系中,偶尔发生的感染案例提醒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钟南山特别提醒公众注意江苏父女的病例,父亲在患病期间女儿贴身照顾,尽管女儿没有直接接触活禽市场,但仍被感染了。这表明在特定情况下,有限人传人的风险是存在的。对于具有禽鸟接触史且出现流感症状的患者,家人应避免过度密切接触。与此何剑峰也解释了有限人传人的概念,指的是在特定群体或亲属关系中偶尔发生的感染情况。
关于病毒的特性,省疾控中心的张永慧介绍,广东分离出的15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株经过测序分析并未发现变异。何剑峰也指出,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大多数人并不容易感染H7N9病毒。全国病例数在过去一年里仅200多例,病毒学分析也未发现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突变。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病毒的耐药性,但我们仍需密切关注病毒的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面对H7N9疫情的挑战,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