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小伙患克罗恩病体重骤减30多斤
克罗恩病:年轻人群的新挑战
随着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的普遍摄入,一种以往在中国较为罕见的疾病克罗恩病,正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在苏州,一名25岁的小伙子便深受其困扰。
这位年轻小伙,从去年初开始,便一直饱受腹泻之苦,时而伴有持续低烧,体重急剧下降,短短时间内瘦了30多斤。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罕见的克罗恩病。
据专家介绍,克罗恩病原本更多见于北美地区。此病症状多样,包括腹痛、腹泻、脓血便等,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因此容易被误诊。目前,该病尚无根治方法,只能通过药物缓解。
克罗恩病是一种消化道的慢性、反复发作和非特异性的透壁性炎症。该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苏州这位小伙的遭遇并非个例,目前医院已收治了两名患者,他们正在经历类似的痛苦。
记者在病房见到了这位名叫小刘的25岁患者。他告诉记者,最初是在去年6月发现自己患上克罗恩病的,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
“这个病真的很折磨人。”小刘无奈地说,“总是间歇性地疼痛,虽然试过各种药物,但效果时好时坏。”他并未放弃,目前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
主治医生褚兴琦主任向记者介绍了克罗恩病的更多情况。他强调,克罗恩病起病隐蔽,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病程常为慢性,反复发作,患者以年轻人为多。症状包括消化道多种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并发症。
褚主任表示,虽然克罗恩病无法根治,但没必要过于恐慌。通过治疗,病情是可以被控制的。
那么,为何国内克罗恩病发病率有所提高呢?有观点认为,这与冰箱的普及有一定关系。冰箱的普及使得食物保存更为方便,可能导致人们过多摄入冷藏食物,从而影响到肠道健康。
克罗恩病正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年轻人群的新挑战。我们应该关注这一疾病,增加对其的了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克罗恩病频发背后的原因:生活方式与冰箱使用的潜在影响
近期,克罗恩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据专家褚主任透露,这一现象可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有着密切的关联。
褚主任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摄入的高热量食物日益增多,这种饮食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克罗恩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往在中国较为罕见的克罗恩病,如今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这与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息息相关。
褚主任还表示,冰箱的普及使用也可能与克罗恩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关联。冰箱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储存于其中的食物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细菌,甚至发生变质。长期食用这样的食品,无疑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那么,如何预防克罗恩病呢?褚主任向广大市民提出建议:被确诊为克罗恩病后,要在饮食上加以注意,避免摄入冰冷、刺激性食物,注意荤素搭配,保持营养均衡。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防止受寒。更重要的是,预防此病应尽可能恢复简单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减少焦虑和压力。享受自然、宁静的生活,这些都能有效降低患上克罗恩病的风险。
克罗恩病的频发与我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冰箱使用有着一定的关联。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从生活细节出发,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以降低患病风险。更多新闻请关注扬子晚报或其他相关媒体。(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