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两婴儿接种疫苗致死 已基本排除产品质量原
近期,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康泰生物)因湖南三名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引起社会关注。这三名婴儿在接种后出现了身体异常,其中两名不幸离世。这一事件让康泰生物进入了公众视野。
昨日,康泰生物的相关负责人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介绍了相关情况。他们表示,涉事的疫苗批次是在去年生产的,每批次约7万至9万人份,目前已被要求暂停使用。据透露,湖南方面的消息基本排除了婴儿死亡与疫苗质量之间的直接关联。公司强调,其疫苗生产流程严格,每批疫苗都遵循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多年来未接到关于乙肝疫苗质量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
康泰生物是国内最大的乙肝疫苗生产企业之一,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公司在多个省份都有乙肝疫苗中标,且其疫苗已经累计销售超过2亿人次。公司的全球疫苗研发生产基地也已正式奠基,项目完成后预计年产值约50亿元,利润15亿元,纳税5亿元。
尽管康泰生物强调其疫苗的安全性,但此次事件仍引起了不少家长和业界的担忧。广州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表示,从1983年开始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至今,我国已接种过亿新生儿,临床不良反应都在可控或可接受范围内。乙肝疫苗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最安全的疫苗之一。根据国外的统计数据,每100万个接种人中只有3~4人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康泰生物的常务副总经理张建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的疫苗生产运输过程中没有问题。他强调,由于存在疫苗接种后的偶合死亡几率,目前暂时不能确定疫苗接种与两名婴儿死亡之间的直接关系。
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的杨炯所长表示,他对康泰生物的行业地位表示认同,并去过其工厂参观多次。他相信这次事件只是个别情况,不会影响整个疫苗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专家表示,公众不必过分惊慌。他们强调,疫苗的安全性是经过严格检验和监测的,且疫苗接种是控制乙肝发病率的有效手段。康泰生物作为国内领先的疫苗生产企业,将继续面临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希望康泰生物能够尽快查明事件原因,给公众一个明确的答复。对于新生儿,无论其是否因母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都不会进行两对半筛查,而是直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这一做法是基于专家们的共识,乙肝疫苗仍是防治乙肝病毒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公众无需因此产生恐慌。
杨炯强调,乙肝疫苗的主要接种人群包括新生儿、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医生等高危人群。从临床数据来看,乙肝疫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虽然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热痛、过敏或低烧等轻微不良反应,但并未有死亡病例的报道。
实际上,任何注射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除了疫苗本身,患者的特殊体质、疫苗运输、储存以及注射过程的不规范等因素也可能对安全产生影响。乙肝疫苗在降低乙肝携带率方面功勋卓著。目前我国成人的乙肝携带率为13.3%,而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携带率仅有0.3%至0.5%,这一成就的取得,乙肝疫苗功不可没。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目前关于该事件尚无定论,但乙肝疫苗肯定会继续推广。这起事件对涉事企业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
乙肝疫苗的临床应用已经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会进一步提高。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态度,不因为个别事件而否定整个产业的成果。加强监管、规范操作仍是确保疫苗安全的关键。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