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盐水不是加盐的水,男子注射自制盐水悲剧
注射安全,莫把食盐水当生理盐水
近日,长沙市民罗军因腹泻在家自行注射食用盐水,结果不仅未起到消炎作用,反而因注射不当导致皮肤严重受损,不得不紧急就医。此事再次提醒我们,食盐水与生理盐水有着本质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冬季气温骤降,腹泻成为了不少人的困扰。当身体出现脱水症状时,及时补充体液至关重要。罗军的案例告诉我们,正确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食盐水虽然含有氯化钠,但其中还掺杂了其他杂质,且灭菌不严可能引发感染,绝不能代替生理盐水进行注射。
生理盐水,即0.9%的氯化钠水溶液,其浓度与人体体液相近,是医疗中常用的补液液体。而食用盐开封后易被污染,浓度也不稳定,无法保证注射安全。罗军的朋友未经专业训练,用食用盐兑制的盐水注射浓度难以控制,不仅无法起到消炎作用,还可能对罗军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医生提醒,市民在腹泻时如出现脱水症状,应首选口服盐水或糖水来快速补液。口服盐水通过腹腔吸收,对氯化钠浓度的要求并不高。但需注意,若腹泻伴有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抗生素治疗。
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食盐水与生理盐水的区别。食盐水主要用于烹饪调味,而生理盐水则是医疗中不可或缺的液体。为了自身健康着想,切勿盲目DIY治疗,更不可随意将食盐水用于注射。面对健康问题,我们应保持警惕,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
再次强调,注射安全至关重要。食盐水与生理盐水不可混用。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切勿盲目自行治疗。让我们共同呵护健康,珍爱生命。生理盐水,这个常见的医疗用品,在消毒和清洁伤口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用生理盐水,能够显著降低伤口表面的细菌数量和代谢物质,而且绝不会损害细胞组织。它的功效,让我们在处置伤口时更加安心。
我们要明白,普通的盐水与医用生理盐水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盐水,其浓度配比不稳定,灭菌过程不严,还可能含有锌、碘等杂质。刘智玲医生明确指出,自己配制的盐水无法实现无菌,无法满足外科的要求。注射浓度过高或过低的盐水,可能导致血液渗透压异常,引发细胞溶解。而灭菌不严还可能造成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导致局部皮肤感染、坏死等严重后果。
在生活中,一些看似寻常的“DIY”治疗方式,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比如那位在女儿烫伤伤口上撒盐的母亲。琪琪的不幸遭遇让我们看到,食用盐直接用于伤口,除了引发剧痛,更可能造成创面高渗,加重血液浓缩,甚至引发高钠血症和低血容量性休克。
有人因为听说眼药水有副作用,便尝试用生理盐水替代。陈老师的例子告诉我们,虽然医用生理盐水对人体无害,可以滴眼消炎和滋润眼球,但自行使用的生理盐水并非无菌操作,存在卫生问题。自配盐水代替眼药水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其中的杂质和细菌可能引起眼睛再度感染。而且,自配盐水的PH值及含盐量与人体泪液不一致,可能刺激眼表,引发炎症,甚至损伤局部软组织。
还有一些人尝试用自己的经验去治疗疾病,结果却险象环生。比如那位老兽医罗爹爹,因为自行服用阿托品,差点丢了性命。医生表示,临床用药需要根据人的性别、体重、年龄等因素调整剂量,动物和人的剂量有所不同。罗爹爹的遭遇警示我们,即使是有经验的人,也不能随意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用药。
我们应该对医学知识有所了解,尊重生命的脆弱和医学的严谨。在面临健康问题时,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而不是盲目地自我治疗。因为,我们的生命,值得更好的呵护。
相关新闻推荐:在健康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问世,我们应该保持关注,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