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事故近期频发 广州现有害染色小黄鱼

生活常识 2025-04-18 01:34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本月上旬,广州市的谢小姐在员村农贸市场购买了一些小黄鱼,令人惊讶的是,当她刮鱼鳞时,手被染成了浅黄色。此事引起了新快报记者的关注,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些小黄鱼竟然含有柠檬黄成分。

在接到谢小姐的报料后,记者随即前往员村农贸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在现场,记者发现这些小黄鱼被放置在冰上出售,其全身金灿灿的,冰块甚至被染成浅黄色。只要稍微触碰鱼身,手指上就会留下浅浅的黄色印迹。此事引起了天河区工商分局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采取行动,将样品送往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进行检测。

经过严格的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小黄花鱼柠檬黄含量为0.003g/kg,这一结果是不合格的。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添加剂专家杨冠丰明确表示,柠檬黄虽然可以用于食品着色,但不得用于小黄鱼染色,这属于违规操作。他表示担忧,商家为了迎合部分消费者的不正确消费理念,可能会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着色剂。

据了解,柠檬黄是一种食品合成着色剂,具有色泽鲜明、着色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但专家警告,柠檬黄对肝脏、肾脏、胃壁都有不良影响,即使在低剂量下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天河工商分局迅速展开行动,对涉事档口进行调查。据档主张某交代,这批问题黄花鱼是从荔湾区的阮某处进货的。目前,工商部门已对张某的违法经营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并在辖区内各农贸市场开展黄花鱼的专项检查。工商部门联合农业部门进行整治,敦促市场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台账制度,一旦发现不合格食品立即查处。

近期,农产品安全事故频发,如翻新土豆、甲醛大白菜、蓝矾韭菜等。此次小黄鱼染色事件更是令人震惊。除此之外,还有报道指出使用“海水晶”延长海参存活时间以及使用敌敌畏储存生姜等事件。这些事件都反映出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如何分辨小黄鱼是否染色,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新辉教授给出了一些建议。染色的小黄鱼如果放入水中会发生色素溶解现象,水会呈淡黄色。用纸巾轻抹小黄鱼也会出现褪色现象。真正的小黄鱼只有鱼肚处颜色较深,鱼背处颜色较淡,且颜色分布不均匀。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密切关注农产品安全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把关农产品质量,确保市民的食品安全。专家观点:法律技术规范待完善

在广州市的大型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每日的自检工作已经成为常态。这些市场均设有自检室,进行农产品的抽检并公示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问题。

农产品和水产品的检测项目繁多,包括农药残留、甲醛、吊白块、瘦肉精等。水产品还要检测微生物、孔雀石绿、氯霉素、二氧化硫等。这些自检室所采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灵敏度和准确性却无法与法定的检测机构相媲美。

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于农产品保鲜剂和添加剂的使用,尚未有明确的规定。虽然法律中提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但遗憾的是,这些强制性的技术规范并不十分明确和具体。这导致市场自检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在此背景下,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添加剂专家杨冠丰呼吁部门应尽快采取行动,健全相关法规,明确规范农产品保鲜剂和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剂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法律制度的完善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积极作为,加强法规建设,为市民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关注食品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食品环境。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