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SACOM:富士康转移童工躲避美国劳工协审查
微微健康网报道,香港非组织“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SACOM)透露,在劳工协会对富士康进行审查时,发现富士康涉嫌将童工转移至其他部门,远离公众视线。
SACOM是一个自2005年成立的非组织,自2007年起就开始关注电子行业的劳工侵权问题。据SACOM的项目主管黛比陈表示,有富士康员工向她透露,所有年龄在16-17岁之间的童工不再被要求加班,部分童工甚至被转移到其他部门。另一位成都富士康的员工也证实,近期因面临审查,她们的休息次数增加。
根据苹果对供应商的规定,允许在本地法律允许下雇佣16-18岁的工人,但必须给予他们额外的保护,并限制工作时长和内容。有员工认为苹果似乎并不真正关心他们。黛比陈表示,工人们认为苹果在审查过程中已经知道侵犯劳工权益的情况,但并未采取行动。SACOM已多次呼吁苹果关心供应链上的每一位员工,但并未得到回应。
黛比还提到近期《纽约时报》和CNN关于苹果供应链的报道与SACOM的调查结果相符。她分享了她在富士康成都工厂的访谈经历,工人们表示他们感到自己像机器一样,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缺乏社交生活。她还披露了富士康存在使用学生劳动力的问题。据她调查,成都地方甚至帮助富士康招募工人,有时要求学校将学生送到富士康实习,即使这些学生的专业与工作内容无关。
尽管富士康近期宣布提高工人工资,但黛比认为这一增幅并不足够。在郑州的富士康工厂,新工人的基本工资在扣除宿舍费和伙食费后,远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富士康副总裁在采访中试图将责任推给苹果,但黛比指出工作机会更好并不能成为侵犯劳动者基本权利的理由。
除了富士康,其他品牌也应该确保其供应链拥有适当的环境。各品牌应当对其供应链中的劳动条件负责,确保工人的权益得到保护。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IT产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为众多科技巨头提供生产服务,其中包括惠普、戴尔、诺基亚、三星以及苹果的强劲对手索尼。这些公司的生产线工作环境大体上十分类似,但也有例外。芬兰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努力确保富士康为其装配产品的工人们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相比之下,其他品牌的生产线往往只允许工人们每两周才休息一天。
当谈及消费者对于电子行业工作条件的关注以及应采取的行动时,黛比表示消费者压力是推动科技企业改革的最大动力。她强调,像苹果这样的企业着眼于公司利润的最大化,并希望最大限度地减轻责任。如果消费者不施加任何压力,这些企业就没有必要关注公众批评的声音。
黛比也指出,仅仅关注苹果这样的知名企业是不够的。她进一步补充说:“当我们要求苹果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让苹果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苹果曾公开承诺过确保供应商的工作环境适宜等事项,但其行为准则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缺乏确保这些标准执行的机制。公众的压力和持续的关注至关重要。
为了回应公众的压力和关注,苹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除了加入公平劳工协会(FLA)外,苹果还努力使供应链操作更加透明,以防止侵犯人权和侵害环境的行为发生。本周早些时候,一位著名的中国环保人士透露,苹果同意让他所在的组织审查其两大供应商,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举措。上个月,苹果还公开发布了其详细的供应商名单,并史无前例地允许《夜线》节目参观iPhone及iPad的生产线,以展示其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对工人的尊重。这些行动表明了苹果正在积极响应公众的关注,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和供应链管理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