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高血脂,四个判断指标要了解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其中高血脂更是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2.7亿人,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近300万。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防治高血脂呢?
高胆固醇,这个无声的杀手,正悄悄侵袭着我们的心脑血管。专家指出,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三大危险因素。尽管和医务工作者在高血压和高血糖的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高血脂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偏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强调,高血脂主要与胆固醇相关,胆固醇的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我国人群胆固醇水平不断攀升,已经成为造成中国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北京为例,近年的冠心病死亡增加中,77%可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这一严峻形势让我们不得不加强对高血脂防治的认知和重视。
在疾病的规范诊疗方面,我们出现了认知脱节现象,大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及防治的认知不足。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能长期坚持他汀类药物治疗,一旦胆固醇水平降至“正常值”,便停止治疗。霍勇教授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的胆固醇控制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停药会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怎样判断高血脂呢?专家提醒我们关注四个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任何一个指标超过正常值,都属于高血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坏胆固醇”一旦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浓度升高容易造成“血稠”,逐渐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堵塞血管。这些斑块如果发生在心脏、大脑、肾脏或下肢,都会引发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现血脂偏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揭开高血脂的神秘面纱
在我们的生活中,高血脂似乎成了一个越来越常见的健康问题。那么,高血脂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高血脂的奥秘。
高血脂,顾名思义,指的是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这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年龄增长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当我们的身体出现高血脂时,往往会伴随着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冠心病、中风等严重疾病。了解高血脂,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等方式来预防高血脂。饮食上,我们要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保持适量的运动也是预防高血脂的有效方法。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消耗多余的脂肪,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
除了日常保健,我们还需要了解更多的关于高血脂的知识。例如,高血脂的种类、症状、治疗方法等。只有全面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脂。
在此,推荐大家阅读更多关于高血脂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是一个需要我们重视的健康问题。通过了解高血脂的相关知识,调整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脂。让我们携手共进,迈向健康的生活。
以上便是关于高血脂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也推荐大家阅读更多关于日常保健的科普文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