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江水污染环境监测却正常? 污染看死鱼
近日,广西贺江水污染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原本清澈见底的江水,竟然出现了镉超标1.9倍和超标2.14倍的情况,令人震惊的是,环境监测却显示一切正常。这一事件的发现者并非专业的环保部门,而是当地的渔民。他们发现死鱼数量不断增多,引起了警觉,这才揭示了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污染危机。
7月9日,环保专家在汇威选矿厂的尾矿池边展开后续处置工作。这个选矿厂原本是用来处理铁矿的,却私下里安装了金属铟生产线,进行所谓的“湿法提铟”。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镉和。这些废水被储存在尾矿池中,一旦遇到雨天,这些有毒的废水就会从池中溢出,通过地下溶洞流入浩洞河。
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环境事件,也是广西继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之后的又一次企业排污导致的环境灾难。这两起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类似的环境悲剧仍有可能再次上演。
在这两起污染事件中,一个共同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何最先发现污染的不是专业的环境监测机构,而是当地的渔民?这不得不让人质疑现有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尽管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了可以迅速检测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但为何还需要依赖传统的观察方式,比如观察死鱼的数量来判断水质是否异常?
参与过两起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环保专家解释说,虽然现代科技已经能够迅速检测重金属污染,但这些检测并不是常规操作。要想做到时时刻刻监测水质的变化,需要建立自动监测站并投入大量的经费。目前,广西虽然已经有了这样的技术,但由于经费等原因,这种科学的监测方法还难以普及。现有的环境监测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盲区。
汇威选矿厂位于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的清面村内,厂区隐藏在林木丛生的山林中,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这里。虽然机器设备已经停产多日,但现场仍有工作人员和环保专家进行污染处置。厂区的尾矿池和通往溶洞的水流周围的土地已经被染成石绿色,四周弥漫着柴油和化学药品混合在一起的刺鼻气味。这一切都让人感叹:保护环境、防范污染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贺江水污染的隐形杀手
除了公众所熟知的污染源头外,贺江此次的水污染事件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元凶”。这种污染物更为狡猾,更难以被检测出来。据专家虢清伟的介绍,检测所使用的仪器ICP-MS,价值高达至少200万元,这一高昂的价格使得许多地方都难以承受。目前,广西只有南宁的省级环境监测部门拥有这台精密仪器,市一级的检测机构尚不具备这样的检测能力。
,作为一种无形的威胁,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它的危害程度不亚于其他污染物,甚至可能更为严重。在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能与其他物质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这次贺江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意识到水质检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仅仅依赖现有的检测设备和技术,还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检测手段,提高我们的检测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难以检测的污染物,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不受侵害。
这也提醒我们,保护水资源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责任。我们需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我们还需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让我们共同呼吁,加强水质检测,提高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不受污染物的侵害。让我们携手努力,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