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挤垮药店?
随着新医改带来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医保报销比例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小病进社区”,这一转变直接影响了零售药店的生存状况。过去依赖药品销售为生的零售药店,如今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放开了医保的门诊统筹,使得消费者可以享受更广泛的医疗服务。这一惠民政策的推广并未全面考虑零售药店体系的处境,导致零售药店的生存状况堪忧。
据广东药店联盟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社会零售药店整体收入降幅达到10%-15%。全国药品零售市场呈现出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之间的竞争格局,由于医药不分家和以药养医的体制,医疗机构销售的药品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尽管药店终端市场总规模庞大,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尤其在医改政策的影响下,药店终端市场占比不断下降。零售药店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一方面是因为政策上的不公平待遇,另一方面是因为基层医院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后,享受财政补贴,而零售药店却无法享受同等待遇。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如果能够扩大医保定点药店的数量,充分发挥零售药店在药品供应方面的作用,将大大方便民众。现实情况是,零售药店医保报销问题仍然存在,社区医院药房与零售药店之间的竞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商务部在的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中,鼓励连锁药店积极承接医疗机构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药店代替药房”的方案。
业内专家和零售药店经营者普遍认为,即便政策能够顺利实施,零售药店仍然面临医保报销方面的劣势。有人建议将医保门诊统筹基金的一部分分配到医保定点药店,让参保人在医院和药店享受同样的报销政策,从而给药店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目前,零售药店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大型连锁药店的毛利率还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一般连锁药店的毛利率只有25%-30%。商务部正在积极推动零售药店业的整合,以实现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十二五”期间,药品零售行业连锁百强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60%以上。
面对这样的形势,国内零售药店业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大公司全国扩张或区域扩张,中小连锁药店区域结盟。无论是哪种趋势,零售药店都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寻求新的发展策略,以适应医改政策带来的挑战。近年来,大型连锁药店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持续扩张,使得中小连锁药店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此,郑浩涛明确指出,中小连锁药店的转型已迫在眉睫,而多元化经营无疑是其必由之路。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中小连锁药店若只依赖传统的药品销售,恐怕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这些药店纷纷开始新的经营模式,将视线投向大健康产业,以期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应对市场变革。
郑浩涛认为,中小连锁药店的转型不仅仅是应对市场压力的策略,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药妆、保健食品等大健康品类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小连锁药店应当紧跟市场趋势,抓住机遇,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
记者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小连锁药店开始尝试多元化经营。他们不仅在药品方面持续深耕,还积极开发药妆、保健食品等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这些药店通过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不仅能够增加收入来源,还能够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面对市场的变革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中小连锁药店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只有通过多元化经营,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小连锁药店能够成功转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