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帕金森病是怎么引起的

生活常识 2025-03-31 23:01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探索老年帕金森病的幕后黑手

帕金森病(PD)的病因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尽管有许多假说和理论,但其真正的原因仍然不明确。这个疾病似乎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能与个体遗传、环境因素和年龄老化有关。今天,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复杂的疾病,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年龄老化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PD的患病率逐渐上升。某些研究表明,老化过程与PD之间存在特殊关联。例如,随着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在体内的减少,单胺氧化酶的增加,以及铁、铜、钙的聚集,黑色素聚集等现象的出现,使得61至70岁人群成为高发年龄群体。PD患者的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改变,多巴胺含量明显降低。这种退化不仅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还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巴胺递质逐年减少,但老年患病者仍然是少数。这表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变不足以引起PD。实际上,只有当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减少超过一半以上,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减少超过八成以上时,临床上才会出现PD的运动症状。年龄老化只是PD的促发因素之一。

除了年龄老化外,遗传因素也是PD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变异与PD的发生密切相关。环境因素如环境毒素、感染、氧化应激和自由基形成等也被认为是PD的潜在病因。这些因素可能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PD的发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基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PD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为预防和治疗PD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遗传因素的探索

通过对PD病人家系的深入研究,我们逐渐认识到遗传因素在PD发病中的重要性。当家族中第一个PD患者出现时,其他家族成员可能以亚临床状态存在,这种现象造成了低家族发病率的表象。实际上,研究表明,约20%至25%的PD患者至少有一位直系亲属也患有此病。关于遗传机制,尽管尚未得出明确结论,但大多数研究支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PD的主要遗传方式。也有报道指出多基因传递方式的存在。单卵双胎和双卵双胎的研究发现,他们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可能很长,且二者间并无显著差异。采用PET研究的最新结果显示,遗传因素在PD的发病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研究者提出母亲可能通过线粒体遗传本病,这一假设是基于卵子含有线粒体的事实。PD患者的纹状体基因组存在大片断缺失,缺失片段涉及线粒体呼吸链的一部分。尽管缺乏大家族报道显示典型的线粒体遗传方式,但通过联合研究家族性原发性震颤(ET)与PD,遗传因素与PD的相关性得到了进一步证实。遗传因素可能通过阻碍多巴能神经元的正常发育、干扰正常的保护机制等途径在PD的致病过程中发挥作用。虽然遗传因素可能不是单一的主要因素,但遗传的易感性在PD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发现,由遗传决定的正常解毒代谢的损害可能增加对环境毒物的易感性。

三、环境毒物的影响

环境毒物对PD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锰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某些药物如酚噻嗪和丁酰苯类药物都能引发PD症状。杀虫剂、除草剂、工业污染和水源污染等因素也被报道与PD的发生有关。对于PD的病因学及致病因素的理解,部分来自于对MPTP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MPTP作为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通过特定的机制导致神经元死亡。尽管有些证据不支持环境因素在PD发生中的作用,但关于外环境中存在的神经毒性物质的研究仍在继续。

四、感染因素的研究

感染与PD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甲型脑炎后常发生PD,一些研究者认为PD与病毒感染有关。对PD患者体内病毒抗体的检测并未能证实病毒感染与PD之间的因果关系。尽管存在这样的争议,但目前的研究并不支持感染是PD的主要原因。

PD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环境、感染等。尽管我们对这些因素的理解仍在不断深入,但确切的致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氧化应激及自由基形成与发病机制在帕金森病(PD)中的重要性

生命物质的代谢离不开氧,细胞代谢产生能量的过程中,氧的逐步还原是关键步骤。许多酶,如酪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等,在此过程中产生或利用活性氧。还原氧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但过量时也会损害神经细胞。在多巴胺代谢过程中,氧化反应是重要组成部分,产生的中间产物或副产物包括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O2-)及氢氧根(OH-)等,其中OH-自由基对细胞的毒性最大。

在PD病人中,黑质自由基的增加会损害神经细胞,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当存在铁、铝、铜等元素时,氧接受电子会产生更多的O2-和OH-。黑质细胞内的多巴胺氧化物聚合成黑色素,与铁结合也会产生OH-。自由基的增加引发脂质过氧化物的聚集和铁的聚集,这两个过程都会导致神经元变性。

PD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黑质的色素脱失、神经元缺失和胶质增生。显微镜下可见黑质致密带的色素神经元数量减少,残存的神经元变性,lewy小体是标志性的圆形嗜伊红包涵体。脑内存在多条多巴胺(DA)递质通路,特别是黑质-纹状体通路在P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DA和乙酰胆碱(Ach)的平衡对基底节环路活动至关重要。PD病人由于DA神经元变性,导致DA减少,Ach系统功能亢进,引发一系列运动症状。

其他生化递质如-氨基丁酸(-GABA)和甲基脑啡肽也在P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GABA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递质,能控制基底节部位的锥体外系冲动。在PD病人中,-GABA的浓度降低可能影响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而甲基脑啡肽能调节脑啡肽和多巴胺之间的关系,可能具有抗PD的作用。

PD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可能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等都可能是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并导致发病的机制。全面的理解和研究有助于为PD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谷胱甘肽(GSH)在帕金森病(PD)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清除多巴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剂和游离基团,保护黑质和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免受损害。当GSH在黑质中含量降低时,清除作用减弱,多巴胺神经元受损,最终导致PD的发生。

生长抑素(SS)是一种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广泛分布于基底节、大脑皮质等区域。在PD病人的脑脊液中,SS的含量明显降低。应用SS治疗PD尚未证实有明确疗效。P物质和胆囊收缩素也减少,但其意义尚不明确。

多巴胺-B-羟化酶(DBH)在PD中的变化报道不一。作为衡量多巴胺能活性的一个参数,其上升与降低对临床治疗的意义尚未确定。

酪氨酸水解酶与多巴胺之间存在平衡关系。随着多巴胺的丧失而减少,它是多巴胺合成的限速酶,也是细胞丢失的标志。

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多巴胺受体(DA-R)的多种类型。根据分布部位和浓度的不同,DA-R的效应也不同。根据DA-R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调节,可分为D1和D2受体。D1受体激活时,会增强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提高cAMP水平。而D2受体激活时则起到抑制作用。根据放射性配基与DA-R结合的特征不同,又分为D3、D4、D5等多种受体。PD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主要在D2受体上体现。例如,吩噻嗪类药物主要影响D2受体,而溴隐亭则对D1是抑制剂,对D2是激动剂。左旋多巴和溴隐亭的治疗机制不完全相同,二者结合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深入了解这些生物化学物质和它们在PD中的作用,为研发更有效的PD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思路。

上一篇:健康证检查项目有哪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