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生活常识 2025-03-31 22:55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关于肌酶与肌炎活动的研究报告

在肌炎活动中,一系列血清肌酶如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都会有所升高。其中,CK的敏感性最高,可在疾病早期就增加,对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超过95%的CK来源于骨骼肌,因此CK-MM是诊断肌炎的主要成分,无需额外添加。当同工酶CK-MB与总CK比值大于80ng/U时,可能提示心肌受累;当怀疑平滑肌受累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在所有肌酶中,LDH恢复最为缓慢,即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他实验室指标已恢复正常,其值仍可能高于正常。

在正常情况下,尿肌酸和肌酐的含量是一定的。但当肌肉病变发生时,由于肌细胞无法有效地从血液中吸收肌酸并转化为肌酐,尿液中的肌酸量会增加,而肌酐则会减少。这种变化有助于诊断肌炎。值得注意的是,尿肌酸和肌酐的异常可能出现在肌酶升高之前,因此观察这一指标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实际意义。

关于DM/PM自身抗体,尽管其特异性高,但敏感性差,检出率较低。其中,抗Jo-1抗体、抗Mi2抗体、抗PL7、PL12抗体等都与DM/PM的诊断相关。这些抗体的阳性率虽然不高,但在诊断间质性肺炎和PM时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还有一些与DM/PM相关的重叠综合征,如抗PM-Scl抗体和抗Ku抗体等,这些抗体的阳性率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对于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各种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只有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些指标,才能更好地诊断疾病、指导治疗并评估预后。希望本文的阐述能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与DM/PM自身抗体的诊断无关方面,也存在一些重要的抗体指标。抗肌成分抗体是其中之一,包括抗肌红蛋白、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等。这些抗体在DM/PM血清中出现的概率较高,例如抗肌红蛋白抗体在PM中的阳性率可达71%。尽管这些抗体在DM/PM中的出现率较高,但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这种抗体,因此缺乏特异性。

类风湿因子(RF)也可能呈阳性,但滴度不高。RF阳性者容易出现晨僵。免疫荧光抗核抗体(IFANA)和抗RNP抗体也会在少数(约15%)DM/PM患者中检测到。

在辅助诊断方面,肌电图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大约70%的DM/PM患者肌电图异常,表现出肌源性变化。由于每组肌肉的受累程度不同,上下肢肌肉一般应同时检测三块以上。椎旁肌在四肢肌电图正常时也应进行检查。许多外国学者正在尝试使用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图像和同位素法等方法,从纵向观察治疗效果,这些方法一定有助于肌肉活检的定位。

除了上述指标,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可以作为判断疾病是否活动和观察疗效的依据。例如,外周血可能有轻度贫血和白细胞升高,特别是JDM(少年型皮肌炎)白细胞明显升高,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组织病理学上,肌肉的病理变化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活检应选择症状明显的肌肉,一般接近端肌肉,如三角肌或股四头肌。血管周围和间质性炎症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严重时,肌纤维断裂并被吞噬,晚期肌纤维结构消失,被结缔组织取代。有些病例还可能出现明显的血管炎变化。

皮肤组织学的变化在DM中无特异性,但结合临床表现对诊断具有参考意义。对于DM/PM患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指标,包括抗体检测、肌电图、组织病理学等,以全面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