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因饮食不规律和生活习惯不良,患上急性胃炎的人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这种炎症逐渐转变为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炎症,其特点包括炎症、萎缩和肠道化生产。在门诊患者中,其发病率极高,约占胃镜检查门诊患者的80%~90%。在患者中,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由此可见,慢性胃炎是一种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的疾病。我们应该重视饮食调节和生活作息的规律。
慢性胃炎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饱胀不适,伴随打嗝、酸反流、恶心、呕吐等症状。当胃炎急性发作时,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上腹部保暖。若疼痛难以忍受,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局部热敷。一种有效的热敷方法是:用热盐熨烫胃痛部位,此法对于缓解胃寒疼痛尤为有效。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以减轻胃的负担为原则。建议少量多餐,选择低渣、温热、清淡的液体或半液体饮食,如粥、麦麸等。尽量避免食用烟熏、腌制食品,以及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若饭后容易出现食物停滞和腹胀,可以选择宽中和胃消食的食物,如萝卜、山楂、柑橘等。平时可以选择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枣、山药、姜等。
对于药物选择,若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恶心等反应,说明该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建议选择饭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而对于胃粘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具有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可适当选择饭前或睡前服用。
家中可备一些中成药,如健胃消食片、午茶、保和丸等,有助于消食化积,缓解不适。但不可过于依赖,以免掩盖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特别提醒:当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胃粘膜异常增生时,应坚持定期随访,进行胃镜检查,随时监测病情变化,以防胃癌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关注胃部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