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腺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活常识 2025-03-20 10:00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探索疾病之源】

此疾病的根源至今尚未明晰。一种推测是,可能与性内分泌紊乱有关,特别是在婴儿群体中,可能与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有关。Henson则提出,后天性因素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结节增生紧密相连。目前,普遍的观点是口服避孕药是后天性肝腺瘤的主要诱因。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口服避孕药并不常见,这种疾病也较少出现。到了70年代,超过90%的肝腺瘤患者中有75%的患者服用过避孕药,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风险更高。肝腺瘤的发病率与口服避孕药的时间及剂量成正比。一旦停止服用避孕药,部分患者可见肿瘤萎缩。妊娠期间,肿瘤会有所增大。而在女性绝经后,肝腺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男性肝腺瘤则可能与糖尿病、糖原积累和雄激素使用有关。

【洞察发病机制】

关于此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存在三种主流理论:

1. 孤立性肝胚胎细胞团可能源自胚胎发育期,这些细胞在组织和功能上几乎与正常肝组织完全隔离,处于孤立状态,这种情况多见于婴幼儿。

2. Henson提出的理论,认为此病与梅毒、感染、静脉充血等继发性肝硬化或其他损伤密切相关。

3. 大多数学者认同长期口服复方炔诺酮和避孕药可能诱发肝细胞腺瘤的产生。临床观察显示,避孕药的服用时间和剂量在肝细胞腺瘤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服用避孕药超过5年以上,患病率增加20至100倍,但其确切机制仍不明确。

从病理角度来看,肝腺瘤分为肝细胞腺瘤、胆管腺瘤(包括胆管腺瘤和胆管囊腺瘤)以及混合腺瘤。肝细胞腺瘤常见于右叶,70%的瘤体直径一般大于单个结节的10cm。在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索状排列,细胞比正常肝细胞稍大,但异型性并不明显。胆管腺瘤较为罕见,多位于肝包膜下,而胆管囊腺瘤是一种多房性肿瘤,含有澄清液体或粘液。混合腺瘤则是肝腺瘤和胆管腺瘤同时存在的形式,多见于儿童,且发展迅速。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