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突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乳突炎患者经历长期的耳部困扰,包括耳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这种病状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首先是简单型,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生时,致病菌通过咽鼓管侵入鼓室,引发炎症。它的临床特点包括耳内间歇性脓液,尤其在感冒时,脓液会增多。这些脓液通常是粘稠的,没有异味。鼓膜穿孔通常位于紧张部位,呈现圆形、椭圆形或肾形中央穿孔。鼓室粘膜可能微红或苍白、增厚,而耳聋则表现为轻度传导性耳聋。
接下来是骨型,大多数由急性坏死性中耳炎引发。病变深入骨骼,听小骨、鼓窦等可能发生坏死。中耳粘膜受损后,局部可能形成肉芽或息肉。其临床特点是耳部持续流出粘稠的脓液,常有异味。鼓膜可能出现大穿孔或边缘穿孔,穿孔处可见鼓室内的肉芽或息肉。而且,穿孔长出的息肉可能会堵塞外耳道,阻碍排水。传导性耳聋较为严重,X线拍和CT扫描可发现上鼓室、鼓窦和乳突的软组织阴影以及轻微的骨损伤。这种类型的中耳炎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最后是胆脂瘤型。胆脂瘤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位于中耳和乳突腔的囊性结构。囊内含有脱落的上皮、角化物质和胆固醇结晶。胆脂瘤形成后,会直接压迫周围的骨头,或因其炎症性肉芽组织产生的各种酶和前列腺素导致周围骨壁受损,炎症扩散至周围,可能引发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这种类型的临床特点是耳朵长期流脓,或多或少,有特殊的气味。听力损失为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鼓膜穿孔多为松弛部分或边缘穿孔,从穿孔处可以看到鼓室内有豆腐渣样物质,带有异味。X线拍或颞骨CT扫描显示在上鼓室、鼓窦或乳突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晰整齐。
这三种类型的慢性乳突炎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与医生紧密合作,接受适当的治疗,是恢复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