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直肠脱垂,一种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疾病,在儿童和老年人中尤为常见。
根据脱垂程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部分脱垂和完全脱垂。
部分脱垂,也称为粘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是直肠下端粘膜与肌层发生分离,向下移位形成的皱纹。这种情况下的脱垂组织较少,长度一般在2至5厘米之间。脱垂部分可能是部分粘膜或全圈粘膜,呈放射状排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脱垂的粘膜与肛门之间并无沟隙。
完全脱垂则更为严重,涉及直肠全层的脱垂,甚至可能导致直肠和肛管全部脱出。这种情况下,脱垂组织较多,长度常常超过10厘米,形状像宝塔,粘膜褶皱呈环状。脱垂的部分是由两层折叠的肠壁组织构成。多数成年人会出现完全脱垂,女性患者较多,并且常常伴有肛门功能不良。
直肠脱垂的患者通常会有慢性便秘和排便不规律的病史。疾病的进程缓慢,早期患者会感到直肠饱满,排便不尽。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感觉到有排便肿块脱落,并在排便后自行收缩。在疾病的后期,咳嗽、用力或行走都可能导致脱落,这时需要用手托住肛门。如果直肠脱落后没有及时收回,可能会出现肿胀、炎症,甚至绞窄坏死。患者常常会有大便无法排出、肛门粘液流出、大便带血、肛门肿胀、疼痛和紧急重感等症状,有时还会伴有腰部、下腹部或会阴部的疼痛和不适。
对于直肠外脱垂的诊断并不困难。医生会让病人蹲下并用力排便,以观察是否有红色球形肿块从肛门突出。这个肿块可能是2至5厘米的部分脱垂,有放射性沟纹,指的是两层折叠粘膜。完全脱垂的肠段较长,呈椭圆形或宝塔状,约为10厘米。两层粘膜之间可以触摸到肌层。通过直肠指检如果感觉到肛管括约肌松弛,那么就无法确诊。
直肠脱垂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疾病,尤其对于有慢性便秘和排便不规律症状的人。如果您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