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肛瘘的六大方法
肛瘘,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常因多种原因引发,并伴随着肛门疼痛、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准确诊断肛瘘?以下是六种有效的方法。
一、触诊
通过触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低位肛瘘的瘘管,它们像绳状硬条一样在皮下从外口延伸到肛门。轻轻按压,脓液会从外口流出。
二、全身检查
虽然肛瘘表现为局部病变,但其与全身状况或某些疾病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肛瘘可能是结核性肛瘘,术后伤口愈合缓慢;骶髂结核的肛瘘可能源于骨结核;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时也会导致肛瘘的形成。全身检查是诊断肛瘘的重要环节。
三、看诊
外口在肛门周围的皮肤或臀部常常形成突起或凹陷,这些外口由于脓液的刺激,周围的皮肤常常出现脱皮、发红的现象。有时,肉芽组织还会从外口突出。特别是周围皮肤呈现红紫色时,多为结核瘘。
四、直肠指检
在肛管后侧和牙线附近,可以触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结,这是原发内口,伴有轻微的压痛。
五、确定瘘管主体和支体的变化
在检查肛瘘时,不能仅从内口的数量、瘘管的直或弯曲,或病变的平面上了解全貌。有时,从肛门外只有一个外口,症状不明显,但瘘管可能很深,内口难以找到,这是复杂的肛瘘。诊断肛瘘应具体、详细。
六、确定瘘管深度与括约肌的关系
由于肛瘘管道穿过外括约肌和肛提肌,有时甚至在内括约肌之间行走,在检查中必须找出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特别是通过肛门直肠环的瘘管,术中必须切开相关括约肌,否则术后可能导致肛门失禁。
以上六种方法是诊断肛瘘的有效方式。只有经过准确的诊断,我们才能对肛瘘有全面的了解,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肛瘘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肛瘘的最佳策略。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