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危害中老年
骨质疏松症,一种骨科的隐形杀手,悄悄地在中老年人身边潜伏。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骨痛,虽然看似平常,却可能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威胁生命。今天,我们的专家带您深入了解这种疾病的危害,敲响警钟,提醒每位中老年朋友重视起来。
相关调查揭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经高达47.1%,其中55-60岁年龄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50-54岁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肥胖与瘦的女性之间的发生率差异显著,接近1:2。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中老年女性的骨密度下降速度惊人,平均年龄仅一岁,骨密度却下降2.07%。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对老年人的最大危害在于容易发生骨折。该疾病引发的骨折、高血压引发的中风、高脂血症引发的心肌梗塞,并列为老年人需关注的三大疾病。中老年人群应及时进行骨密度测定。特别是女性年龄在65岁以上、男性70岁以上的老年人,50岁后有脆性骨折史、有骨质疏松家族史、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生活习惯不良(如吸烟、过量饮酒)、成年后性激素水平低下者等情况的人群,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及时到正规内分泌科进行排查。一旦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
预防骨折的措施主要包括积极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加强老年人的防摔防撞措施、提倡合理的营养和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减少盐的摄入、保持健康体重,戒酒等。及时治疗白内障等影响老年视力的疾病也是预防骨折的重要途径。对于骨密度明显下降的老年人,应及时采取药物干预。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看似普通的骨质疏松症,其实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有着巨大的危害。我们呼吁每一位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好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守护好自己的健康,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