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深入了解急性乳腺炎:揭示感染途径与应对之道
核心提示: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哺乳妇女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初产妇,常常在产后3至4周时发生。其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乳汁淤积,二是细菌入侵。
对于每一位产后妇女,预防急性乳腺炎至关重要。定期母乳喂养,不仅有助于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还能有效预防乳腺炎的发生。有些患者在发现自己患有乳腺炎后,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也可能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急性乳腺炎的感染途径
(一)乳汁淤积:这是急性乳腺炎的重要原因。造成乳汁淤积的因素有多种,如乳头发育不良、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不足,以及乳管不通等。
(二)细菌入侵:细菌入侵是急性乳腺炎的另一主要途径。当乳头破裂或乳晕周围皮肤被侵蚀时,细菌容易从这些小伤口感染。婴儿的口腔感染、吸乳时的方式不当或乳头受损时睡眠,都可能导致细菌直接进入乳管,引发感染。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
在急性乳腺炎的早期,患者会感到乳房肿胀和疼痛;患处有压痛性的肿块,表面皮肤发红并伴随发热。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果炎症持续发展,上述症状将加重,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在搏动,出现寒战、高烧、脉搏加速等症状。患侧腋窝的淋巴结常常会肿胀并伴随压痛。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核向左移动。炎症肿块通常在几天内软化,形成脓肿。
对于已经患有乳腺炎的母亲,在进行母乳喂养时,尤其要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因为此时乳腺炎的致病菌很可能已经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不仅不利于婴儿的健康发育,还可能导致婴儿出现口腔炎症。
面对急性乳腺炎,我们既要了解其感染途径和症状,更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治疗。作为产后妇女,养成定期母乳喂养的习惯是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关键。而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注意个人卫生和婴儿口腔卫生是恢复健康的重要步骤。